论当前企业年金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当前企业年金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企业年金课题组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从2004 年 5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规范的企业年金制度实施需要设立规范的年金受 托人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到多个当事人、中介机构、监管机构,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对企业年金完善的监管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多个监管机构相互协调,以提高对企业年 金整体的监管效率。 一、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历史发展 企业年金,在我国是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而来的。西方国家的“私人退休计划” 或“雇主承办的退休计划”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企业年金才经历了十多年的发 展。最早关于企业年金相关的规定的提出是在 1991 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指明了“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 年的《劳 动法》中则规定了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从而 将企业年金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1995 年 12 月劳动部颁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 保险制度的意见》规定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基本条件、筹资渠道、投资运营、待 遇支付、经办机构等作了原则性规定,首次从总体上确定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 该意见的出台大大促进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金的发展。2004 年 5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企业 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法)则表明企业补充养老基金 度正式转为企业年金制度,对企业年金制度运行框架、操作环节、监管细节等各方面都做出 详尽规定,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两法出台之前,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主要是三种模式,在试行时监管的重点也不一致: (1)年金直接保险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直接将年金购买商业保险,如2003 年中国电 信将近 8 亿规模的企业年金分别给中国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来运作。这种方式简单便捷,但 风险主要集中在保险公司的运营上,一旦购买了保单,年金就转化为保险公司的资产,如果 保险公司出现营运风险,对年金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这种运营模式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对 保险公司的监管上,如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制定《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提取办法》 和《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健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建立动态 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全面推行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建立投资决策、投资交易和 资金托管三分离的防火墙制度。 (2 )企业或行业年金运营形式:单个大型企业(集团)或者行业内各个企业联合成立 职工理事会,由理事会负责年金的投资和委托投资,例如扬子石化从 1994 年起设立企业年 金,规模大约为 7-8 亿元,平均年收益率为 10%。从行业上来看参与年金计划的主要是电力、 石油、石化、民航、电信和铁道等行业,其他行业则明显偏低。对这种模式的监管主要是强 化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治理结构,加大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力度,对理事会负责运作企业年金 的各个环节要加强信息披露,企业对资金运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还 是由企业自身加大监管力度。 (3 )区域性年金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将年金委托给地方社保,由地方社保再委托 给基金公司运作。从区域上看,沪、深、京三地是主要实施区域,其中上海的委托规模有 80 多亿,深圳约为 10 多亿。2003 年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就将企业年金委托给部分基金公司 和投资公司,分别通过多个账户投资于股票市场。这种模式无形中增加了投资运作的环节和 成本,对其监管主要是企业、当地政府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控制企业与地方社保、 地方社保与基金公司的委托-代理风险。 总体而言,在两法出台之前,企业年金的运作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运营步骤较为简单, 因此从监管层面上讲参与主体也比较少,相互协调关系不明显,降低监管成本的同时可能产 生监管不力,无法克服制度潜在的缺陷。两法出台后,对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做出了规定, 增加了运作全过程的复杂性,同时对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构建的开放式监管平台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