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pdf

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 【作者】韦凤娟    “道”在宋人的意识中代表着最高的精神境界,是极其神圣的字眼,故而宋人是不轻易以 “道”许 的[1]。惟独陶渊明享有“知道”、“闻道”、“见道”的盛誉[2]。这种看法得到后人的热烈响应[3]。至于这个“道” 究竟为何物,从宋人至今人,众说纷纭,姑且不论。然而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这个 “道”是中国文化的 最高理想,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与信仰系统的总称。由此可见,说陶渊明“知道”、“见道”,实际上是把 陶渊明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想模式、一种理想境界,认为他代表着一种最高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 在历代文人的心目中,陶渊明实际上成了一种传统文化模式的价值符号。   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是一个很复杂的极庞大的完整的母系统,各类子系统纵横交错,很难在有限的篇 幅中加以辨析。大致说来,可以把注重事功,以“志于道”作为人格理想、以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社会功利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称为“载道文化”,而把超越社会功利、追求人生的审美境界、注重 个体的精神需求、以个体精神的逍遥自适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文化模式称为“闲情文化”或“闲适文化”。 载道文化关乎国家社稷、人伦纲常、政教风化、经济仕途,有着鲜明的社会功利性,所谓 “为君、为臣、 为民、为物”( 白居易《新乐府序》)云云。而闲情文化则关乎个体之情致、志趣、风神、气度等,往往表 现为一种悠闲散淡的情怀、一种玄澹雅致的意境、一种高远脱俗的韵致。它并不是某些哲人一时心血来潮 的“即兴创作”,而是一种极其深厚极其久远的文化心理的积淀。从哲学上讲,它是儒道互补的必然结果, 是以道家逍遥自适的人生哲学和儒家 “乐亦在其中”的生活信念作为基本理论依据的,是庄子哲学独特的 价值观念及思辨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社会政治角度考察,闲情文化表现为对社会责任、政治生活的一 种规避,也是处于社会历史压力之下的人性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滥觞于魏晋时期,是魏晋时期社会政 治经济及哲学思潮、时代风尚的必然产物。   闲情文化与载道文化相对立又相补充。闲情文化虽不似载道文化那般展示着人生舞台上轰轰烈烈的“正 剧”,却以其平淡优雅的形式更贴近真实的人生,更生动地更细腻地展示着有深厚的文化教养的士大夫们空 灵剔透的心灵境界,反映着他们对俗世尘间所持的艺术心态及对平凡人生的诗意感悟。如果说屈原悲壮的 一跃谱写了载道文化中最辉煌的篇章,那么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闲情文化最典型的 写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闲情文化在滥觞时期是生活优裕、精神空虚的魏晋名士们的“专利品”,它是作为 儒家传统的对应物出现的,往往带有狂放、怪诞的色彩,令人望而却步。而陶渊明的意义正在于:他以自 己独特的人生实践将在魏晋名士那里既有几分放诞又有几分做作的 “闲情”化为一种高雅而平实的、能够 为人们普遍实践的人生艺术。也就是说,是陶渊明使闲情文化得到最完美、最切实、最生动的表现形式; 闲情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价值取向也是通过陶渊明才得到充分的阐释,才得到确定。陶渊明以自己的人格和 风格将一种东方文化模式的理想境界呈现给后世文人,他也因此而进入了人们心灵中的圣殿,成为一种文 化精神的象征。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从重志节的传统上看,可以说是《礼记•檀弓》中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 古老故事的翻版。不过,尽管 “兼济”不成而转向 “独善”是儒家人生哲学为士大夫规定的退身之路,但 促使陶渊明最后 “投冠旋旧墟”的,主要还因为他深受庄子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心中有一个庄子式的价 值判断:权势、功名、贪欲等都是违反自然的异己力量,个体精神应当从 “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受制 于外物的功利满足是卑微渺小的,而个体精神上的自适才是最值得珍视的;对各利地位声誉的功利追求, 远远比不上超功利的精神享受,况且那些功利的追求和满足又往往是以身心屈辱为代价的。正因为陶渊明 心中有这么一个庄子式的价值判断,抱定了庄子式的审美态度,因此他在由 “兼济”转向 “独善”之路时, 不像许多士大夫那样沮丧,而有一种羁鸟出笼、池鱼投渊的解脱感,有一种大梦初醒似的醒悟感, “觉今 是而昨非”。他觉得自己混迹官场是 “误落尘网”,是受 “外物”所惑而丧失 “自我”;而现在,他终于 重新找到了 “自我”, “复得返自然”。——这就是他所说的 “不委曲而累己”。   综上所说, “宁固穷以济志”——表现着儒家传统对志节操守的极端重视; “不委屈而累己”—— 表 现着道家传统对精神自由、个体人格的极端推崇。这二者在陶渊明那里通过 “不为五斗米折腰”、拂衣归 田的行为实践,终于熔铸成一个统一体,共同营构成陶渊明精神框架的主体,揭示着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