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法律的影响.pdf

罗马法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法律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马法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法律的影响 马俊驹 清华大学法学院 教授 , 陈本寒 武汉大学法学 院   本文认为,契约自由思想是随着罗马万民法诺成契约的出现而产 生的。它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政治、经济发展和罗马人固有的市民法观 念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罗马简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对契约自由思想 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罗马万民法关于契约自由思想阐述,是契 约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后世大陆法国家民法典关于契约自由原则的 规定,都不过是对罗马法契约自由思想的继受和发展。只是由于所处 的时代不同,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陆法国家在继受 这一思想的同时,也给这一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契约自由原则是资产阶级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是当代契约法的 核心和灵魂。这一原则在立法上得以确认,首创于 1804 年的《法国 民法典》,其理论渊源却可追溯到罗马法。确切一点说,契约自由思 想早在罗马古典法时期(约公元前 3 世纪至公元 2 世纪)就已形成,并 在公元 6 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编纂的《国法大全》中得到了进一 步阐述。作为《国法大全》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阶梯》中,有关诺 成契约 (Contractus consensu)的规定已基本包含了现代契约自由的 思想,即契约是当事人合意的产物,当事人间订立的契约具有法律效 力,非经当事人双方的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这一思想历经数千 年的演变,虽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受到扩张、限 制和修改,但其思想精髓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果说罗马法作为 大陆法国家民事立法的蓝本,其各项制度对后世的法律都曾产生过不 同程度的影响,而尤以债法的影响最甚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这样认为, 罗马法诺成契约中所体现的契约自由思想,为现代契约制度的形成和 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著名法史学家梅因勋爵在研究了罗马契约 制度后曾这样指出:“罗马法尤其是罗马契约法以各种思想方式、推 理方法和一种专门用语贡献给各种各样的科学,这确是最令人惊奇的 事。在曾经促进现代人的智力欲的各种主题中,除了物理学外,没有 一门科学没有经过罗马法律学滤过的。”(1)诺成契约 “在契约法史 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所有现代契约概念都是从这个阶段发韧 的。”(2)因此,认真研究一下罗马契约自由思想形成和演变的历程, 以及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当代契 约法的发展趋势及契约自由在私法中的地位,或许能提供一点有益的 启示。   罗马社会早期并无契约自由的观念,甚至连契约概念的表述也是 极为原始的。在罗马《十二表法》中用来表示 “契约”的名词称为“耐 克逊”(Nexum ),它的本意是指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行为,其形式 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交易当事人亲自到场,说出规定的套语,履 行铜片的交付手续,而且需有五位证人和一位司秤到场作证,交易方 为有效。这种耐克逊形式与罗马市民法上规定的财产所有权的让与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式一曼兮帕蓄(macipatio )颇为相似。事实上两者确实存在着一定的 关联性,耐克逊就是由曼兮帕蓄发展而来的。在罗马法早期,所有权 “让与”和债 “契约”混淆不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罗马社会早 期简单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相应地债法制度也不发达,甚至连债 (obligatio)的概念都不存在。人们在商品交易中并未意识到这会在 当事人之间形成债。而更为关注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交易财产 的占有或所有。因而在早期罗马人的观念中, “把一个契约长期地视 为一种不完全的让与”(3)。这就难怪他们把财产让与同契约混为一 谈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罗马早期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动产在 社会财富中所占比例不大,人们对财产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对交易迅 捷的渴求。因此,早期罗马社会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庄严的仪式。 商品交易是如此,缔结婚姻、解放奴隶、订立遗嘱等也是如此。但早 期的仪式种类比较单一,于是财产让与的仪式便被引用到契约缔结中 来。当铜衡交易的目的在于让与财产时,被称为 “曼兮帕蓄”,而用 于使契约缔结庄严化时,则被称为 “耐克逊”。   从契约概念的最初产生中我们不难看出,早期的耐克逊形式具有 重缔约形式、轻当事人合意的特点。 “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的 重要性,仪式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4)。耐克逊的有效成立,虽然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