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南少数民族环境惯.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 生态法治实践价值 内容提要: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对护佑西南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与和谐生态环境 千百年来发挥着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优良的本土生态法治“富矿”。它本身及其内蕴的“生 态法治实践价值”无疑是“中华多元法律文化精华”,关乎其“生态法治实践价值”的深 入研究无疑对促进生态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体制改革具有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 环境习惯法 生态法治 实践价值 土著居民及其社区和其他地方社区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传统习惯,在环境管理和发展方 面具有重大作用。各国应承认和适当支持他们的特点、文化和利益,并使他们能有效地参 加实现持久的发展。[1] 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国 56 个民族几乎都有成员在这里 [2] 繁衍、生息,其中世居民族有苗、侗、藏、壮、仡佬、哈尼等三十多个。 含藏、滇、黔、 桂、川、渝西南六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50.1%,其中桂、滇、黔少 [3] 数民族人口数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千百年来,西南各少数民族由于生存发 展需要,在与繁复多样的生境进行非遍历性[4]博弈或冲突融合中形成并积淀了大量深厚的 保护环境资源、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习惯法。譬如苗族榔规规定: “村寨公有山林、 田土不准村内外私人侵占,违者令其退出,风景树被砍,令其补栽,以上处罚不服,另罚 [5] 一只鹅或鸭”; 侗族刊刻于 1773 年有“中华环保第一碑”之称的《文斗六禁碑》规定:“不 [6] 俱远近杉木,吾等所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艮十两”; 藏族以藏传佛教 “十善 法”为基础的习惯法规定:“要相信因果报应,杜绝杀生;严禁猎取禽兽,保护草场水源; [7] 禁止乱挖药材,乱伐树木” ,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其他如傣族的 “祖训与勐规”、布 依族的 “榔团盟约”、瑶族的 “石牌律”、 哈尼族的 “惹罗古规”、景颇族的“通德拉”、 [1] 摘自 1992 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 陈金全主编:《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 页。 [3] 依据 2001 年第 5 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数据。 [4] 非遍历性是制度经济学中的范畴,指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中,不同的历史事件及其发展次序无法以百分之百的概率 实现同一市场结果。这里引申指环境习惯法的演变过程除有共性规律外,往往还表现出各异的个体性演变特征。 [5] 侯天江:《中国的千户苗寨--西江》,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8 页。 [6] 吴大华等:《侗族习惯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03 页。 [7] 古开弼:《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述略》,载《古今农业》2004 年第 4 期,第 91 页 佤族的 “阿佤俚”、彝族的 “木普瓦洛”等习惯法中都存有相当数量的环境习惯法规范。 这类环境习惯法在西南各族群内陈陈相因、薪火相传,在各民族间互动互渗、交流交融,“是 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的法,是“活的法”、“行动中的法”。其对护佑西南民族地区的“绿 水青山”与和谐生态环境长期发挥着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优良的本土生态法治“富矿”。 时下,国内外对 “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这一 “传统知识沉积层”内蕴的 “生态 法治实践价值”的深入挖掘研究尚付阙如。本文以 “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法治 实践价值”为对象进行专门研究,对挖掘 “中华多元法律文化精华”,促进生态法治和生 态文明建设、生态体制改革具有深刻而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法治的构建是多方面的,而 生态立法、生态执法和生态司法无疑是其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环境习惯法 积淀的丰厚法文化底蕴,又无疑能为民族地方乃至国家生态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提供宝 贵而有益的本土资源。 一、西南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生态立法价值 就国家而言,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良法之治,是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断。 现代法治国家,倘无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