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主要粮食状况.pdf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洛阳主要粮食 第一节 小 麦 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广大城乡人民的主食,也是宝贵的商品粮食。麦麸是优良 的精饲料,麦秆是纺织、造纸的好原料。 一、栽培历史 本市种植小麦已有很久的历史,早在 1.5 — 1 万年,人们已开始种植小麦。一般认为,栽培小麦起源于野生小麦。黄河流域的河南省是 我国小麦起源地之一。 1953 年,在卢氏县的沿河岸发展许多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遗址的同时,还发现有小麦草。随之,在洛阳等地先后都 发现有类似的情况。 1956 年,在洛阳发现战国时代的石磨,形状和现在的石磨很相似。还有在许多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河南小麦方面的记 载,在公元六世纪或更早以前,黄河中下游就已有小麦栽培。 据武丁卜辞的《告麦》记载,在公元前 1238— 1180 年,小麦已是河南北部一带的主要作物了,并说小麦在北方的粮食消费中占有 50% 的比重。小麦在洛阳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勤劳的古代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栽培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谚说 “深耕加 一寸,胜上一茬粪 ”。早在战国时期的《国语》、《庄子》、《韩非子》都提到了 “深耕 ”,《吕氏春秋》说: “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这与现在农民说的 “深耕能畜水保墒,消灭杂草和害虫 ”完全相符。予西属于北方麦区,解放前所种植的小麦多 数属冬性农家品种,播种期较早。群众总结小麦的适时播期是 “秋分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晚 ”播种顺充是先薄地后肥地。《四民月令》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是反映东汉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古书, 对洛阳一带小麦播种期的记载说: “凡种大、 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 秋分种中田, 后十日种美田 ” ,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人民已经掌握了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的技术。 夏收是最紧张繁忙的季节,群众说夏收是 “龙口夺食 ”。为了快收快打,古代人千方百计改进生产工具,创造了麦铲和桑杈。元代王 桢在《农书》中记述: “今北方收麦,多用铲刃铲麦 ¨¨¨一日可收十余亩,较之南方以镰割者,其速十倍。 ”这种麦铲绰在偃师、孟津 等县农村中是相当普及的。《农书》中还对杈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与现在农村使用的桑杈形状基本相同,这说明桑杈从元代到现在至少已 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解放后,勤劳的洛阳农民,在分到土地上,精耕细作,增施肥料,选用优良品种,小畦浅浇,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偃师县城关镇东寺 庄村农民发明的瓦式地下浇水管道, 1958 年周恩来总理曾所东寺庄视察,并同村支部书记合影留念;偃师县岳滩村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农 业劳动模范刘应祥,对小麦看苗管理的 “三个耳朵 ”以及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的卓越成就和宝贵经验,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 1998 年以 来,偃师县翟镇镇二里头村徐才智育出的小麦新品种矮早 781 。亩产最高可收 522 公斤。获省市政府成果一等奖。 洛宁县王村乡卡村农民全国劳动模范赵守义,几十年如一日,认真学习科学种田知识,总结出旱地小麦稳产高产栽培 “411 ”模式。从 1985 年以来, 12 年连续小麦平均亩产在 450 公斤,最高在 500 公斤以上。特别是 1995 年遭受特大旱灾,小麦生育期降雨量仅 191.3 毫米, 小麦平均亩产仍达 466.1 公斤 , 实现了旱地小麦稳产高产。 “赵守义模式 ”为提高全市旱地小麦产量树立了榜样, 大面积推广应用已产生显 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发展概况

文档评论(0)

Lxq3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