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正式版.do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正式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由于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弊端阻碍苏联社会经济进步,二战后苏联领导人相继进行改革。通过对他们改革措施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坚定改革的信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对斯大林模式有了充分认识,这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学生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很感兴趣,可以以改革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为线索,调动学生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苏联改革的原因,以此为话题导入新课,并将三次改革串联起来,使学生对苏联改革形成完整的印象。 2.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搜集图片、文字、影视资料,介绍人物性格及改革措施、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苏联改革的认识。以探究性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情感体验。 3.用比较法概括三次改革的异同点,联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学生认识苏联解体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方法 1.预习教材,形成知识体系,搜集苏联改革的相关资料,训练动手、动脑,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运用到课堂学习中。 2.角色体验法,概括三位苏联领导人的改革特点,分角色叙述改革背景、措施和效果,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深化对苏联改革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及失败的原因。 2.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3.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情境法:教学过程中展示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2.问题探究法:设计探究性问题认识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3.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2.通过对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重难点分析 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改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显示图片,并介绍“玉米运动”:赫鲁晓夫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设问: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为什么? 生:农业领域。斯大林模式之下农民生产缺乏积极性,农业的落后状态严重阻滞苏联经济的发展。 一、赫鲁晓夫改革 师: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中推行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生:阅读材料,概括回答。 (1)经济领域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垦荒,推行了玉米运动;在工业方面,扩大了地方权力。 (2)政治领域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上。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师:显示资料: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如此,由于耕作粗放,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根据资料回答:赫鲁晓夫垦荒运动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生: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结果并没有提高粮食产量,反而引起环境恶化。原因是垦荒运动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方法,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新垦区发生严重风蚀和沙暴。 师: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推行高征购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再度加重,到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赫鲁晓夫还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怎样的改革?成效如何? 生:他还从工业体制和政治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工业体制改革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但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 师: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分组讨论后回答: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师:向学生介绍勃列日涅夫的有关情况,说明勃列日涅夫是

文档评论(0)

潮起潮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