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信息泄露探讨个人信息安全的防范.doc

从个人信息泄露探讨个人信息安全的防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从个人信息泄露探讨个人信息安全的防范 目 录 TOC \o "1-3" \h \u 4688 摘要: 3 32087 一、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状 3 10686 二、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原因 4 2057 1. 公民缺乏信息保护意识 4 32468 2.一些商家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5 28894 3.行业监管存在漏洞 5 13615 4.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不健全 5 32741 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6 25591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 2451 2.完善行业自律公约 6 2041 3.提高公众信息保护意识,维护个人信息自主权 6 20741 4.借鉴国外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6 13145 四、参考文献 7 从个人信息泄露探讨个人信息安全的防范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状,通过案例说明个人信息安全防范刻不容缓。随后又从个人、行业、法律机制等角度分析了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个人信息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信息泄露;个人信息安全;安全防范 一、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状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报告》表明,2013年以网络购物、团购为主的商务类应用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3.02亿,使用率达到48.9%,相比2012年增长6.0个百分点。在商务类应用中,团购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2013年团购用户规模达1.41亿,团购的使用率为22.8%,相比2012年增长了8.0个百分点,使用率年增速达54.3%,成为商务类应用的最大亮点。 根据《报告》可以发现,我国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购物发展迅速,互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个人数据信息的泄漏造成的影响十分广泛。下面是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个人信息泄露案例。 2011 年 12月21日,国内最大程序员社区 CSDN 上的600 万用户账号和密码被公开。随后,密码泄露事件开始大范围发酵,世纪佳缘、天涯社区、当当网等国内知名网站也被曝出存在“类似泄密问题”,上千万用户账号和密码在网上被公开扩散,该事件被媒体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 2012 年 3 月 19 日,当当网发布公告,要求用户在 3 月 19日至 3 月 22 日修改账户密码。在此期间账户中的礼品卡和余额将被冻结。据称,事件源于近日极个别账户被盗,造成少数消费者的账户余额被盗用。当当网还对外透露,信息的根源在CSDN。 2013年11月,安全漏洞监测平台乌云20日称,腾讯QQ群关系数据被泄露,数据下载链接很轻易在迅雷快传找到。根据QQ号,可查询到备注姓名、年龄、社交关系网甚至从业经历等大量个人隐私。 2014年 5月 14 日,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披露,小米论坛存在用户资料泄露情况,涉及800万小米论坛注册用户。小米回应称,确有部分早期注册的论坛账号信息被非法获取,已提醒用户修改密码。 二、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原因 1. 公民缺乏信息保护意识 我国目前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在2013年,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 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与传统及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用户粘性,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公民个人在进行问卷调查、就医、求职、买房、买保险、买车、办理各种会员卡或银行卡时缺乏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网络登录申请邮箱、 注册进入聊天室时填写的个人信息非正常退出,容易被获取信息。有的用户在卖自己的废旧电脑、手机等设备时没有彻底清理个人信息等等。 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泄露日常信息。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的照片,在微博和聊天软件里和朋友进行互动的时候,用户的情绪、地理位置和日程等个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数据化了。很少有人意识到社交网络在默默记录和收集自己方方面面的数据。与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同,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关联性更强,虽然运营商在共享和分析客户个人数据时进行了匿名处理,但是随着数据来源的增多和数据量的增加,那些看起来互不相干、相互分离的数据能够通过一定的关联物匹配起来,从而使预先的匿名化无效。有的用户登录微信小游戏时填写自己的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从而

文档评论(0)

潮起潮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