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 宁子俐 赵壮航 董仕森 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 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 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 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 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 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 .对苏 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 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 [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 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 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 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 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 贤能,在杭州疏 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 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 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 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 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 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 ,杜 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像登高 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陈子昂[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 但到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了.表 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 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是何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呢?我认为这与苏轼少年时代就具备的两种个性有一定的关 系.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是非常值得 我们去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用世的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 思想.宋史.苏轼传 中有这样的记述:苏轼少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范谤是东汉党争 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 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 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 岂能两全?母亲原你 去完成理想.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 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一生.不阿新党.也不附旧炎.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 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