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系列谈③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厦门第一中学 郑辉龙 姚丽萍 一、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是指按常规习惯去分析问题,按常 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 的逻辑顺序来揭示问题本质的思维方法。 正向思 维与逆向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逆向思维是指背 逆人们的习惯路线行进的思维。 听过“1美元”的故事吗? 一天,犹太富翁 哈德走进纽约花旗银行的贷款部。看到这位气度 非凡的绅士,贷款部的经理不敢怠慢,赶紧招呼: “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吗?”哦,我 想借些钱。”好啊,你要借多少? ” 1美元。”只需要 1美元?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当然可 以,像您这样的绅士,只要有担保多借点也可 以。"那这些担保可以吗?"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 皮包里取出一大堆珠宝堆在写字台上。"喏,这是 价值50万美元的珠宝,够吗?”当然,当然!不 过,你只要借1美元? ”是的。”犹太人接过了 1 美元和抵押凭证,就准备离开银行。在旁观看的 分行行长十分纳闷,他急忙追上前去,对犹太人 说:”先生,请等一下,假如您想借30万、40万 美元的话,我们也会考虑的。"读者朋友,您知道 哈德先生如何回答的吗?答案见本文结尾。 正逆向思维起源于事物的方向性,客观世界 存在着互为逆向的事物,由于事物的正反向,才 产生思维的正反向,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数学知 识本身就充满着正反两方面的转换。例如加减、 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与逆运算;最大值与最小 值、函数与反函数、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等。两 种思维的培养同样重要。 事实上,一方面由于正向思维符合人们的常 规习惯,显得亲切自然,大众化,因此只要开动 脑筋,正向思维即自动成为默认的第一选择, 教 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问题思考同样习惯于正 向思维,相对而言,逆向思维培养明显弱化。另 一方面,事实证明,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 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 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此,本 文重点谈谈逆向思维的培养。 二、逆向思维培养示例 新授课中的培养方式。 (1)逆用定义。在概念教学中应让学生明 白:所有定义都是“充分且必要”的,也就是说 定义都具备“可逆性”,可以正反两用。 2 案例1:解方程=1的结果是() X — 2 A. x=-1 B. x=0 C. x=1 D. x=2 点评:人教版数学课本七年级(上)P81“解 方程”的定义是: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 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 解。笔者曾经统计过,超过一半的学生是按照解 方程的定义“求出”结果,仅有少数“偷懒”的 学生逆用定义带入验证---观察口算即可获解。 逆用公式。在公式教学中应让学生明 白:所有公式都是恒等式,都可以逆用。 案例2 :简便计算(1) 19992 -1 ( 2) 2 1999 -2000 1998。 点评:两道类型题摆在一起,明显结果是: 学生做题(1)很顺,做题(2)困难,原因在于 对平方差公式a2-b2=(a+b)(a-b)的逆用感觉"不 习惯”。 逆用法则。法则就是规律,中学数学 法则大多数是可以用等式表达的运算规律,同样 关注其逆用。例如幂的运算法则用数学符号语言 可表示为四个恒等式:a m ? an= am+n, a?an=am-n, 才 m n mn 才m m . m (a ) =a , (ab) =a ? b。 案例 3: (1)计算:(0.25) 100 (-2) 200; (2) 已知 2m=a,32n=b,求 23m+10n ; (3)已知 xa =4, xb =6,求 x2aJD。 点评:这里的三道小题,需要学生熟练地逆 用上述四个法则。在试题命制中,经验告诉我们, 凡仅仅顺用这些法则就够的题肯定是普遍都会 的“送分题”,反之,只要涉及逆用这些法则的 题都会成为有一定区分度的“中档题”。事实上, 只要适度的训练,提升逆向思维能力,所谓中档 题也是可以转化为送分题的。 (4)注重逆命题教学。在逆定理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明白:不是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的。 最经典的是“对顶角相等”就没有逆定理。在此 基础上,采用"矫枉过正"策略---偏重逆定理 的应用。在定理(包括其他命题)的教学中,可 经常设置逆命题类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逆向 思维的意识。 图案例4: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 中位线定理,如果将定理中的部分 条件和结论对调后成为逆命题,是 否还成立呢?请分别判断以下两题的结论是否 正确,如果正确,证明之;如果不正确,举一个 图 反例说明。 逆命题(1):如图1,△ABC中,如果点D 是AB中点,DE交AC于E, DE /BC,那么点 E是AC中点,且DE=*BC。 逆命题(2): △KBC中,如果点D是AB中 点,DE交AC于E,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