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古城的保护
夏驯 10081720125
苏州,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
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中国最早的城市平面图 平江图
苏州古城,面积 14.2 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
前 514 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 多年,城址未变为世
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
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
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 “江东一都会” (司
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
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
宋人进而美誉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 “风物雄丽为东
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 “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
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 “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 (中国现存最早的城
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
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
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
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 82 公
里,桥 314 座;清末有河道 58 公里,桥 241 座;现存河道 35.28 公
里,桥 168 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 ·波
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古城目前还承担着大量工业生产和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职
能。工业企业方面:上世纪 90 年代初,古城区工业企业最多时有 286
个,用地共达 172 公顷,占古城总用地 12.2%,工业门类齐全,涉
及纺织、医药、工艺美术、电子、机械、丝绸、轻工、设备制造八个
行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这些工业企业多数因陋就
简,就地改造发展,与住宅、园林、文物古迹等犬牙交错,布点混乱,
带来了工业三废和噪音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古城的环境质量和居住质
量,也给古城保护与更新及文物保护带来障碍。教育方面:古城区共
有小学 40 所,在校学生 26122 人;用地面积 17 公顷,生均用地 6.5
平方米,有限的用地却承担着全市小学教育总份额的 30%。古城内
共有中学 19 所,在校学生 22000 人,用地面积 43.6 公顷,生均用地
14 平方米,承担着全市 28%的中学教育量。古城内中小学数量偏多,
规模偏小,用地紧张,距国家生均 20 平方米用地标准差距较大,也
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医疗卫生方面:古城区共有医院 5 座,占全
市医院的 40%。医院总体布局不合理,两座市级医院相距 1 公里,
区级平江医院和市级第四人民医院相距不到 800 米。市级医院历史悠
久,医疗质量高,居民信任感强,70%的居民就医还集中在古城区。
古城承担的为全市服务的工业、教育、医疗卫生等职能,给古城交通
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影响了古城居住和旅游质量,降低了古城的品
质。
从交通方面看:苏州古城路网的特点是街巷窄(一般宽 2-3 米)、
密度高(巷与巷间距平均 100 米左右)、桥梁多(古有 390 桥之称),
多弯道、卡口,行车视距普遍不足。停车场缺口达 11000 个车位,占
地须 40 公顷左右。为了保持传统的河街相邻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尺度,
古城内道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提升古城交通通行能力。与此不
相适应的是,机动车正以每天 130 多辆的速度迅速增加,其中私家车
日增100 多辆。目前古城承担的交通量是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 5-6
倍,交通拥挤、停车难问题相当突出。从旅游方面看:由于国际交往
的增多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州旅游业发展很快,2003 年
接待国内游客 2270 万人次、境外游客 80 多万人次,分别为 1990 年
的 4 倍和 18 倍。在众多境内外游客中,相当一部分是到古城来游览
园林的,而古典园林同时又是文物古迹,已被列为古城保护的重要内
容。古典园林原来多为民间私家花园,容量不大,调查表明,全年有
三分之一天数处于超负荷状态,客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