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5说课讲解.ppt

第17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5说课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微观基础(经济运行);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 1.交易主体=微观经济主体=微观经济单位 →各自具有独立的产权→“个体”+“个体单位”=市场经济“总体” 2.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交易主体=微观经济主体=微观经济单位 ◆说明:理论分析,市场经济中严格意义的微观经济主体或微观经济单位主要是指居民和企业。 这是因为: 1)从市场经济结构看,——最基本的经济单元; 2)从市场机制形成和市场经济功能发挥角度看,——;2.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转变 ◆建立社市,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畅通投融资渠道,培育多元的投资主体(包括居民);——投资主体之一 2)实现劳动力配置市场化,增强居民的自由择业权和合理流动权;——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主体 3)承认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存的前提下,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多元收益主体之一 4)通过流通体制、价格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充分消费主权的消费者;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 1.基本特征:——国企改革的参照系 第一,自主经营; 第二,自负盈亏(核心 );——动力和压力 第三,自我发展;——根据市场状况及预期盈利空间自主决策(规模扩张硬约束) 第四,自我约束。——从自身利益出发 2.前提条件: 有明确的产权,且在其基础上有明确的、对投资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的投资主体。 ◆注: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 (一)计划体制下国企管理体制的弊端: 1.产权不清。——谁为投入国企的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承担责任不明确,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资产使用效益是高是低无人真正关心 2.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经营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企业运营行政化(要素供给、经营管理、产品销售、利润) 3.责、权、利不明。——平均主义“大锅饭” 4.管理不科学。——行政管理替代企业管理 ;三、企业制度创新:——纵深推进 ◆国企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后的国企,能否发挥其功能,关键是能否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委托-代理关系) ◆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之一:国有股和属于国有产权的法人股在改制后的公司中仍占绝对比重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低效率。 ;委托-代理问题;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责任、义务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中央政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等 ◆地方政府——其他国有资产 ◆作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思考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根本不存在本来意义上的企业。 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了直接的干预,国企是政府的行政隶属物(命令的执行者和计划的实施者) ——对于企业来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生产要素从哪里获得,产品到哪里去”,完全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解决。 ——企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市场变动来做出资源最优配置的决策。;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