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金融实务第期专题海外并购.pdfVIP

(并购重组)金融实务第期专题海外并购.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并购重组)金融实务第期 专题海外并购 《金融实务》第4 期专题:海外并购 在全球低利率以及流动性过剩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继上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并购大潮的风 云涌动之后,2005 年全球并购热再次升温。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 9 月初,全球今年 的并购交易额飙升至 2.3 万亿美元以上,达到了 2000 年以来的历史高点。跨国公司们一扫 近年来小心翼翼压缩成本、规避整合风险的颓势,重新登上大规模并购的舞台。 尽管绝对规模尚小,但是, “中国收购”却俨然已成为 2005 年搅动国际并购市场的重要力 量。 “2005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相当于从远古走到了现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摩 根大通中国区主席、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如是说。 在 2004 年以前,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规模没有一单超过 10 亿美元的案例。在当年的最后一 个月,联想公司收购 “蓝色巨人”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开启了 10 亿美元以上大规模海外并 购交易的序幕。中国网通有限公司(下称网通)、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紧随其后,纷纷登上了国际大规模并购的舞台。其中,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Unocal )一案,更以185 亿美元的总标的,高居全年现金收购案的第三 位。成败利钝,一时舆论哗然。 “这只是一轮早潮。”高盛(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对《财经》表示, “中国企业走 出国门形成滚滚洪流之势,恐怕还要再过十年。”在他看来,中国的跨境交易额仅占全球并 购总额的不到 0.4%,因此,所谓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潮”言之尚早。 尽管如此,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已不可避免地驶入国际市场的深水区。收购目标从资产转向 股权,融资手段从国家支持转向市场化操作,收购方式从 “一对一谈判”转向公开竞价;其 广度与深度,均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收购过程之跌宕起伏,对国际国内的冲击震荡, 以及其间的经验与教训,亦值得各界人士细细品味。 《金融实务》第4 期:海外并购四前提 杨壮/文《金融实务》2005.11.2809:22 中国企业在迈出海外并购第一步时,应当先审视自己:战略目标是不是清晰,有没 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国外市场是否充分了解和是否具备一支国际化队伍 近20 年来中外企业国际间的战略合作和购并案例证明,70%以上的跨国企业间的购 并和战略合作并不成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模糊; 二是在国际竞争中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是对国外市场和人文环境信息掌握不充 分;四是缺少一支懂国外市场、管理、经营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一 ,国际化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确定中国企业海外战略目标。 企业走出国门,兼并海外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是多种多样,诸如增加企业国际化 规模、提高企业的国际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学习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产品技术,等等。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创收能力, 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对许多中国企业而言,国际化并购战略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在并购之前未有真正清楚的战略目标。 国际化较早的中国企业多有国企背景。国企的经营目标不是简单利润和效益目标, 还有许多不易公开的非经济目标,比如社会目标、政治目标、就业目标、规模目标 等。这种机制上的缺陷和中国企业盲目扩张规模、通过国际扩张在政治上增加业绩 的冲动,势必与以利润为最重要并购目标的外国合作伙伴发生冲突。 这种冲突表面反映为文化冲突,但实质是经营目标和战略决策的冲突、经营手段的 冲突、短期和长期经营理念的冲突。两家合作伙伴在目标上往往 “同床异梦” 。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日本企业曾在世界一片 “日本第 一”的欢呼声中陶醉,在日本政府的公开支持和积极鼓励下,到美国和世界各地用 高于市场价值很多的价钱购买许多名牌企业、黄金、不动产、固定资产,掀起了一 股世界瞩目的日本国际兼并热浪。然而几年之后,日本国内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刮起的短暂的国际购并狂风变成了一场噩梦。在日本国内严重亏 损的压力之下,很多日本企业只好在亏损 50%-70%的情况下把购并的资产在北美 市场上廉价卖掉。日本企业的教训是中国企业的一面镜子。 第二 ,国际化道路成败取决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国内企业走向海外,特别是到美国、欧洲从事国际化的战略组合和并购,首先应该 认真考虑的三个问题:一是你所从事的行业在目标市场中是成熟产业或夕阳行业, 还是朝阳行业?如果是成熟或夕阳行业,国际化步调一定要放缓慢,决策必须要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