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刘艳萍 药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互相矛盾而统一的两个 方面。药物作用于机体时可呈现多种不同的效益,加上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药物在发挥 治疗作用的同时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某些特殊人群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药物不良反 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 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是WHO 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我国沿用的药物不 良反应定义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源性疾病(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由于应用药物而致的疾病,是人类在 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用药中,因药物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不良反应,致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某些病理性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临 床症状与体征。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包括由于 超量、误服、错误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等情况而引起的疾病。既是一类药物作为致病 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症候群。药物不良反应 主要指用药后产生的某种反应,而药源性疾病强调组织、器官或系统损害。 2011 年 4 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 2010 年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报告的药品 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 28.9% )、胃肠系统损 害( 占26.1%)和全身性损害(占 13.6%),其中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第一位,主要是皮 肤及皮下组织的过敏反应。尽管很多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变应性或毒性基础, 但其原因仍然不清,遗传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肝病、肾病、AIDS 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老年人等发生皮肤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在住院病人中,药物 引起的过敏反应高达 3%。事实上,所有的药物都可能引起皮肤反应,虽然大多比较轻微, 但有些反应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如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等。一般的皮肤反应是在药物使用后的短期内发生,但也有几星期内,甚至数月 发生的情况。本文主要介绍药源性皮肤病。 皮肤位于体表,有保护、吸收、调节体温、感觉功能、合成维生素 D 等重要作用。许 多药物可通过口服、注射、灌注、滴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外用、药熏、阴道及 膀胱冲洗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炎症,即药物疹。其临床表现是发 病急,迅速出现皮肤搔痒、多种形态的皮损,如固定性红斑、猩红热形红斑及麻疹形药疹、 剥脱性皮炎等。药疹严重者可有高热、系统损害,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常见致病药物有 磺胺类、青霉素、四环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 个体中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而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 一、病历资料 患者,男,25 岁,因受凉于昨日上午起发热,鼻塞,流清涕,感咽喉不适。体检: T39.5 度,咽充血,心肺正常。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肌肉注射安痛定 2ml,半小时后口 腔出现多个绿豆大水疱,一天后面部、上肢及躯干部出现密集的粟粒至指甲大斑丘疹,伴 发热。当晚皮疹迅速加重,融合成片,且口腔、外生殖器粘膜及眼结膜出现糜烂。皮科检 查:全身约 90%皮肤出现暗红色斑丘疹,躯干部融合成片,表皮松解剥脱,上肢及躯干两 侧密布黄豆、蚕豆大小水疱,尼氏征阳性,口腔、外生殖器、睑缘和眼结膜出现溃疡、糜 烂。患者诉头晕、心慌、气憋、呼吸不畅、四肢发冷,随即感呼吸困难,见患者大汗淋漓、 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而后抽搐、表情淡漠。测血压 0,脉搏微弱,呼吸 36 次/min,神志 不清,呼之不应。 二、讨论 安痛定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报道致过敏性休克病例 少见,而本例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上述过敏反应,考虑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所致。安痛 定(2ml/支)其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 0.1g、安替比林 0.4g、巴比妥钠 0.02g,其中巴比妥 钠可增强另两者的镇痛效果,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其成分中少剂量安替比林及巴比妥钠不 易导致过敏性休克,主要考虑由氨基比林引起。此例病情来势凶猛,呈速发型过敏反应。 抢救中,吸氧、肌注肾上腺素,可收缩血管抗休克;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具有抗炎、抗 过敏、抗休克作用,且氢化可的松属短效类糖皮质激素,作用快速;多巴胺具有升压作用。 本例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