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伤口愈合理论PPT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湿性环境促进伤口愈合的机理 4 湿性敷料种类及特点 5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1 干性愈合理论及干性环境的弊端 2 湿性愈合环境理论的产生 3 内容简介 前 言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覆盖了人体的整个体表,其面积约2平方米,重量约4.5~5kg。伤口或称皮肤组织损伤是临床护士最常遇到的问题,伤口护理(包括压疮护理)始终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预防和处理伤口的结果常常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18世纪以前,伤口护理主要依靠经验,多使用自然物品 19世纪,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Pasteur 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原则,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在干性愈合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伤口护理。 1 传统的干性愈合理论认为伤口愈合需要干燥环境,需要氧气的作用。 2 保持伤口干性环境的方法是开放伤口,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 3 干性愈合理论 干性愈合环境的弊端 结痂 干性环境延迟伤口的愈合 每天更换 伤口粘连 疼 痛 感 染 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研制各类新型敷料,希望这种敷料既 能吸收创面渗液获得充分引流,又能将渗液全部或部分保留在覆 盖物中,维持一个湿润的环境。 湿性愈合理论的产生 1962年Winter博士 动物实验 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快 1963年Hinman 证实湿性愈合的科学性 人体实验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湿性愈合观念开始转变 第一代保湿性水胶体敷料 九十年代 多种敷料诞生,欧美应用广泛 LOREM IPSUM DOLOR B 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 C 在我国,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尚存在争议 A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已被欧美国家医疗界接受 湿性愈合理论的运用现状 湿性环境 促进伤口 愈合的机理 1 2 LOREM IPSUM DOLOR 清除坏死组织是伤口愈合的第一步。湿性环境下,坏死组织被水合而释放纤维蛋白溶酶以及其他蛋白溶解酶,这些酶能水解坏死组织,有利于清创。 蛋白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都是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的伤口移动,加速清创过程。 湿性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 A B 研究证实,相对低氧的状态下,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最快,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生长因子,使血管形成加速,从而加速肉芽的形成,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 由于湿性环境常常在闭合性敷料下面形成,伤口局部的微环境常常是低氧状态。 维持伤口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 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酶活性的发挥均需水作介质,因此,湿性环境能保护细胞和酶的活性,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1 细胞在湿润环境下移行速度加快。 2 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 保留渗液内的活性物质 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 * *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