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朱自清《背影》.doc

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朱自清《背影》.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朱自清《背影》 第一次读朱自清的《背影》记得是在中学的课本中,当时的课本里还收录了他的其他几篇散文《荷塘月色》《春》等。在那个似懂非懂的年纪,我在读过的这几篇散文中最喜欢的倒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只觉得说不尽的美,堪称美文典范。到今天为人父母的年纪,提到朱自清最先回忆起的倒是《背影》。《背影》不衰的魅力人所共知,今天重新捧读它,却是别有一番感触。《背影》通过一段极其普通的火车站送别的故事描述父子之情。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发生,各种艺术门类中该题材的作品亦比比皆是,但为什么《背影》的魅力能历久不衰?从文字、修辞而言,这篇散文非常平实,选题也平常,但在平常中却透出深刻的哲理。《背影》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描述父子情深,而是体现了朱自清对父子情感深层认识的心理历程。我们先将《背影》放到朱自清先生的整个创作道路中,不难发现他在《背影》(一九二五年)前写过《父母的责任》(一九二三年),之后一九二八年又写下《儿女》一篇。从这三篇散文中我们完全能体会朱自清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的态度和见解。在《父母的责任》中,朱自清谴责那些滥用生育权和教育权的父母,谴责那些将自己的儿女当作挣钱养家、光宗耀祖的工具的父母。“依我们的标准看,在目下的社会里──特别注重中国的社会里,几乎没有负责任的父母有哪个真能‘自遂其生’的!他们只在自然的生育子女,以传统的态度与方法待遇他们,结果是将他们装在自己的型里,作自己的牺牲!这样尽量摧残了儿童的个性与精神生命的发展,却反以为尽了父母的责任!在中国传统的君权、父权统治社会,做子女的是没有一点权利可言。做女儿的得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这是她们生活的惟一目标和目的。做儿子的更是可怜,得担负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重任。然而做父母的本应以儿女为本,以社会为本,“做父母是人的最高尚、最神圣的义务和权利,又是最重大的服务社会的机会”,这就是朱自清理解的“生物学、社会学所指给的新道德”。他对父母责任的理解非常有远见,甚至适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想想我们今天的父母们依然沿用着特别“中国”的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赋予了他们生存的机会就认为自己可以主宰他们的命运,规定他们的道路。朱自清在《父母的责任》中从社会学、生物学等角度,阐述父母的责任,而在一九二八年作的《儿女》中他检讨自己,忏悔自己对儿女的态度:“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他已深感传统父权思想使儿女遭受不公对待,甚至是摧残。《儿女》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深知自己责任的父亲的无奈和辛酸。从《父母的责任》的慷慨激昂到《儿女》的无奈与忏悔交织的回忆,朱自清为人父的深刻体会及《背影》中的心理变化无疑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我们将三篇散文串联起来,看到的是一幅从年轻的儿子与父亲的冲突、血气方刚的年轻父亲的呐喊、面对年老父亲的妥协到为人父的感慨与自勉的真实画面。《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展现给读者父子间产生的冲突和东方式的结局。散文如作者所言是因父亲给他写的一封信而起,这封信也是父子关系的转折点。“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自清自己的文章和家人所写的回忆录中关于他和他父亲之间关系的记载不多,这一段算是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他幼年的时候,父亲因为忙于生计,家庭的压力很大,待他并不好,到了“大去之期不远”时,“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办完祖母的丧事后,“我”要回北京去,父亲对“我”不放心,再三掂量,还是决定自己去送行。年轻的“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想让他送。在送行的过程中,父亲仍然把“我”当成未见过世面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我”嘲笑父亲的迂腐,觉得自己很聪明,比父亲更有能力处理事务,父子在行动和心理上进行了一番较量。在父亲去买橘子之前,新一轮的力量和能力的对比在“我”的心里依然占据上风。“进一步说,随着孩子的成年,就会有能力从表面上区别父亲意志的合理和不合理,就会认识到其中有些是荒谬的。如果父亲的意志类似暴君的意志,他的命令荒谬和孩子认识到这种荒谬,也很少有可能改变这种权威的效力。结束这种无可忍受的状态的办法是很多的。”①儿子对父亲产生抵触情绪。直到父亲提出去买橘子,拖着肥胖和吃力的身子爬上爬下,“我”望着他的背影一次又一次落泪。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背影是他衰老和承受压力的毫无遮挡的暴露。面对父亲的背影“我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