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知识导学.doc

小学语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知识导学.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文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庆qìng(国庆、庆祝、欢庆、校庆) 庭tíng(家庭、庭院、法庭、门庭) 劝quàn(劝阻、 劝告、劝导、劝学) 搬bān(搬家、搬动、搬运、搬迁) 孙sūn(孙子、子孙、姓孙、长孙) 寄jì(寄宿、寄信、寄生、邮寄) 具jù(家具、文具、工具、玩具) 质zhì(质量、本质、变质、保质) 二、多音字 干gàn(枝干)gān(干枯) 种zhǒng(种子)zhòng(种地) 三、近义词 故居——旧居 粗壮——强壮 稠密——茂密 保持——维持 崇敬——崇拜 四、反义词 粗壮——细弱?稠密——稀疏?崇敬——鄙视 蓬蓬勃勃——冷冷落落 五、理解词语 故居: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稠密:多而密。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保持: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 崇敬:推崇尊敬。 瞻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 六、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具体描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可以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作为纪念。 七、句子解析 1.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句话以简洁的语言回忆往事,突出宋庆龄对两棵樟树的感情很深。写出了“人”与“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为借物喻人做了铺垫。 2.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作者抓住“枝干”和“树叶”来写樟树的外形特点。先从整体入手,通过“粗壮”和“伸得远远的”来表现樟树的“壮”和“大”;然后抓住树叶进行描写,通过写“稠密”和“绿得发亮”来突出樟树生命力的旺盛。“无论……总是……”表现了樟树的四季常青和蓬蓬勃勃。 八、问题归纳 1. 宋庆龄为什么不肯搬家?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可以看出她对这两棵樟树的珍爱。 2. 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特点? 这两棵樟树具有枝干粗壮、树叶稠密的外形特点;具有四季常青的生长特点;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 3. 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因为这两棵樟树是宋庆龄的象征。樟树不仅外形美,生命力旺盛,而且本身有一种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而宋庆龄正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精神的伟大女性。因此人们睹物思人,用在樟树前留影的方式,表达对宋庆龄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 4.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关系? 这两棵樟树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和高贵的品质。文章写樟树的真正目的是借樟树赞扬宋庆龄的高尚品格。? 九、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描写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们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十、写作练一练 同学们,课文通过赞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生命力顽强,自身具有抵抗寄生虫寄生的香气,歌颂了宋庆龄的美好品质。那么,你喜欢什么东西呢?它有什么特点?生活中哪些人具有这种品质?请你试着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来写一写吧。注意:不要少于150 字哟。 蜡烛在别人的眼中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在没电的时候,蜡烛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光明、一点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蜡烛就会想起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蜡烛不仅是给我们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种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老师就如同蜡烛一样,把一生的知识毫不保留地传递给我们。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庆”“庭”等八个生字词;能用 “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及人物品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体出发,抓住相关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习得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宋庆龄的怀恋和敬仰之情,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樟树的特点和品质,感受状物散文的文质之美,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习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樟树品质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第16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下面我首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效果…… 第1步反馈预习效果 识字写字 1.指名朗读自己课本上,课前预习时组好的生字新词。(注意引导其他学生纠正字音和词语); 2.挑选表现好的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巩固生字词; 3.

文档评论(0)

177****89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