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优质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苦斋记教案 【篇一:《苦斋记》教学设计 (自己)1】 《苦斋记》教学设计(自己)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增强阅读能力 2.概括文章内容,增强概括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描写的事物及文中人物的言论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 对“苦乐相互倚伏 ”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大都有他的书斋。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七 录斋是张 溥的书斋,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斋。这些书斋的名字往往都有特定 的内涵,或反映作者的志向,或寄托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 意趣无穷。继《项脊轩志》之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书斋 的文章 —— 《苦斋记》,看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 2、作者简介 刘基(1311 —1375) ,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 学家。通晓经世之学,尤其精通天文、兵法。他建言献策,辅佐朱 元璋开创帝业、建立明朝,是明朝功勋卓著、驰名天下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称刘基为 “吾之子房 ”,后人把他比作 “诸葛武侯 ”。明朝建立 后,朱元璋一直很想让他做宰相,但刘基却一再推辞,最终告老还 乡,与家人一起生活。他由于性刚嫉恶,与淮西诸功臣不合,终为 胡惟庸所陷,忧愤成疾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派医生借治病为名将其 毒死。后被封为诚意伯,谥号文成。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 启并称 “明初诗文三大家 ”。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 笔意奔放,一反元末卑弱之风,有不少优秀作品,反映了元末社会 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丑恶都有所讽刺。 著有《诚意伯文集》。 3、解题 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 作为闲 居读书之所,也就是通常说的书斋。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 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 “什么斋记 ”。“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 以请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这种性 质的文章,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的布 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从 “苦斋记 ”的标题就可看 出,本文记叙、阐释的一定就是 “苦 ”字的内涵。 4、整体感知 a、读课文 1 b、概括每一段的内容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段:起笔交代苦斋之所属,并从其环境、气候与植物特性的简 略介绍中,说明 “苦”的由来。 第二段:具体写乐生于此地的 “物性之苦者 ”——木、草、菜、果、 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 第三段: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 前段写 “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此段就有点 “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 的意味了。 第四段: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 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 在。 最后一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 四、赏析 第一段 1、第一段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开头写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交待了什么信息? 开篇点题,点出了本文写作的对象 —— 苦斋,突出苦字;交待了苦 斋所属 —— 章溢先生;写了苦斋的作用 —— 隐居。 3、最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结构:过渡 内容:点出物性之苦者亦乐生,为下文写苦与乐的关系作了铺垫。 第二段 【 1、第二段从哪些方面写 “物性之苦 ”? 2、第二段写了哪些苦? “木、草、菜、果、笋、蜜、茶、鱼” 3、第二段只是为了写苦而苦吗? 2 不是。对木、草、菜、果、笋写其族布而罗生,突出了其乐生;对 蜜写其初味苦,突出其后的甜和药用价值;对茶,写其苦于常茶, 但还是有人饮用;写鱼写其味苦而微辛,但可清酒,又不同于一般。 综上所述,作者写物性之苦,而意并不在苦,而在苦与乐间的倚伏 关系。 第三段 1、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第三段关键词是哪个?最后一句话乐是指什么? 乐游。乐:隐居之乐,悠然自得之乐,上文中的童儿数人 ? 和之。 3、第三段和上一段的内容有可联系? 由物及人,既然生于苦地之物都能乐生,那隐居于此的人又如何呢? 自然过渡到第三段对章溢先生日常生活之趣的描写。 第四段 1、第四段借苦斋主人之口,阐述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2、第四段章溢先生是如何说明自己的苦乐观的? 先生先言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说明苦与乐不是单独存在的,带 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然后,再借富家子弟的昔日之乐与今日之苦 作对比,阐述苦生于乐,从而说明苦也可以为乐;最后借名家名言 进一步议论表明自己的苦乐观,也照应了 第三段中的乐游。 3、第四段最后一句吾闻?夫运用了哪些典故?这样写有何意义? “井以甘竭 ”“李以苦存 ”“夫差灭亡 ”“勾践兴国 ”连用数典,一正一反, 形成强烈对比,阐明自己苦乐观的正确性。 3 第五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 1、结尾十分简洁,有何作用? 作者行文洒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