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山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岗山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寻根寻梦寻智慧 我见我思我感悟   有幸参加区纪检干部井岗山党性教育培训,紧张又活泼,短暂但难忘。我用心体会每一节课、每一次参观和每一场活动,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所见所思所获,感触感动感悟,由点滴汇成印象,由印象直达心灵,回味悠长,受益终生。   井岗印象之革命圣地   当车辆驶入逶迤的盘山公路,井岗山到了,眼中是云雾缭绕、莽莽苍苍,心中则满是朝圣的虔诚和感动。天下第一山,并不是指海拔或风景,尽管井岗山风光旖旎,而是指井岗山在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要地位。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在这里翻开新的篇章,井冈山从此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三天半的课程非常紧凑,以现场体验式教学为主。井岗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参观井岗山革命博物馆,零距离接触黄洋界炮台,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瞻仰小井红军医院,漫步毛泽东旧居,在红军烈士墓前静静默哀,一次次走过先烈的足迹,一次次震撼和感动,久久不能平静。每一处革命旧址都铭记着那段光辉的岁月,每一位先烈的往事都承载着理想和信仰的光芒,不朽的井岗山精神,将照耀我们到永远。   井岗印象之伟人风采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岗山》镌刻在黄洋界的巨型石碑上,歌颂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尽显毛主席举重若轻的气度。而另一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是1965年毛主席视察井岗山时所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浸润着伟人对这方山水的深情厚意。   毛主席是在秋收起义遭受重大挫折、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时来到井岗山的。毛主席有智,发现了井岗山的战略地位,选择了井岗山作为革命根据地;井岗山有幸,以它险要的地形、广阔的山林接纳了毛主席和红军,得以名垂青史。   毛委员的伟岸身姿,曾跋涉在井岗山大大小小的眼、井、坪中,那浓重的湖南方言,曾响彻在井岗山的山谷幽林和田间地头。与袁文才、王佐的官兵促膝长谈,到农户家里走访调查,指导农民开展分田运动、整训红军队伍、打败国民党军队对井岗山的“进剿”……   当红军的纪律有所松懈时,毛主席要求“不拿农民一个红薯”,后来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我军的立军之本。许多人悲观失望,疑问“红旗还能打多久”,毛主席用诗一般的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瞻仰了毛主席在茨坪和大井的旧居,均是一床、一椅、一桌,极其简陋。但就在这里,毛主席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入思考和探索,寻求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八角楼上,灯光昏黄,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就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凝聚了千千万万革命者的人心,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方向。   伟人的独特魅力和人格风采已融入井岗山,与巍峨高峰同在,如松柏翠竹常青。   井岗印象之碧血丹心   在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时,老师告诉我们,在井岗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有8万余人,留下姓名的仅有15744人。数字也许是枯躁的,但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白发老母在村口无尽的等待,都是娇妻幼儿在梦中含泪的呼唤。   张子清,战斗中负伤,因缺医少药伤势恶化而牺牲,年仅28岁。当时,敌人对井岗山实行经济封锁,食盐紧缺,张子清把战士们送给他消毒的盐积攒下来,交给医院为重伤员清洗伤口。“师长献盐”,有古名将之风,小井红军医院前的雕像将这感人的故事化为永恒。   王尔琢,战功赫赫,被誉为“飞兵团长”,在追回红军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毛主席亲自起草挽联,陈毅手书,朱德致悼词。陈毅安,共和国第九烈士,在长沙之战中成为英烈,年仅25岁。在井岗山革命博物馆,我看到了陈毅安写给妻子的信,字里行间尽是刻骨思念和脉脉柔情。他曾与妻子约定,如果收到一封无字的信,那就不要再等他。一语成谶,天地崩裂,盼望已久的来信竟是无字书。烈士的遗孀却还是等了他一辈子,春去秋来,朝朝暮暮,任岁月染白了青丝,催老了红颜。   在陵园里瞻仰了烈士们的遗照,一个个雄姿英发,智勇双全,都是当世的俊杰,都是家族的荣光,凭出身凭才华,他们求功名取富贵绝非难事。但他们没有,他们背井离乡,舍家弃子,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牺牲小我,只为千万万人争自由。   还有那无数不知名的英烈,吊唁大厅中一块灰白的无名纪

文档评论(0)

备考辅导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医师从业资格考试备考咨询、备考规划、考前辅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