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表面裂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第十二讲 表面裂纹 上节回顾 常见的复合型裂纹,I、II复合型和I、III复合型 复合型裂纹要解决的问题 复合型裂纹准则 最大切向应力准则,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S准则),应变能释放率准则(G准则) 复合型断裂的工程经验公式 1.拉伸荷载下无限体内埋藏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Irwin解(Irwin, 1962) 图示内埋椭圆片状裂纹,边界方程 z z x σ σ θ θ r z x 2c 2a 由此导出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η0:裂纹中心张开位移 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中心张开位移和极角θ相关 平面应变条件下应变能与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 如能确定G,则可求出K 设椭圆两轴各缩小一极小量δa、δc,则应变能的改变量 δaδ δa δc Φ: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 应变能的改变量等于外应力σ所作的功,则 应力强度因子和极角θ相关,θ = π/2,K达到最大值 特例1:圆片状裂纹a = c,Φ =π/2 特例2:c ? ?,Φ ? 1 穿透裂纹解 2.拉伸荷载下半无限大体表面半椭圆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1)Irwin假设表面裂纹的K与内埋裂纹的K之比等于边裂纹平板的K与中心穿透裂纹平板的K之比。 则: W:板宽,a:裂纹深度 设a <<W,, 得: , Irwin近似解形式简单,结果偏于安全 2)其它表达式 一般采用对内埋藏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的方法 由于前表面的引入,裂纹尖端的约束减少,K增大 Mf:前表面修正系数 当a/c?0,为单边切口构件,Mf = 1.12。a/c?1,半圆形表面裂纹,Mf = 1.0,因此Mf采用线性内插值法(Paris and Sih) Kobayashi and Shah 和Moss则建议 同时采用交替迭代法逐步求解a/c的关系 其它学者给出的表达式 Maddox表达式 Scott表达式 考虑了前表面修正后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角点处(θ = 0)的应力强度因子为 (Scott, 1981) 3.拉伸荷载下有限体中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2W2t2c2a1)内埋藏型裂纹 2W 2t 2c 2a Newman and Raju (1983)近似 表达式 Fe:几何修正参数 φ:裂纹角(physical angle) 式中: (a/c ? 1), (a/c > 1) , (a/c ? 1) (a/c > 1) 工程近似计算 如裂纹尺寸远小于板截面尺寸,fw ?1,椭圆积分采用近似表达式 (a/c ? 1) (a/c > 1) 2)半椭圆表面裂纹 与内埋藏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有相同的形式 Fs:表面几何修正参数 2Wt 2W t a 2c a/c ? 1 a/c > 1 4.弯曲荷载下有限体中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图示具有半椭圆表面裂纹的有限厚板在纯弯下的应力强度因子(Kobayashi, 1971) 2cWtaθ 2c W t a θ σb:名义弯曲应力 Mtb:厚度修正系数 与拉伸作用下应力强度因子表达 式相同,裂纹最深处(θ = π/2) 的应力强度因子 Kobayashi给出的Mtb(π/2)数值计算 结果如右图 Scott(1981)的拟合结果 K(π/2):裂纹最深处应力强度因子 K(0):角点处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最深处和角点处的前表面修正系数 5.拉弯组合荷载下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拉弯组合时,垂直于裂纹面的正应力一般为线性或近似线性分布。线弹性情况下拉弯组合荷载下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可视为拉伸和纯弯应力强度因子的线性叠加。 基于Kobayashi结果的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