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神经外科引流管及护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引流管及护理 ? 神经外科 ( 又称脑神经外科 ) 是用外科学方法,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研究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科学。神经外科研究的范畴包括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感染、肿瘤、血管病变和遗传代谢障碍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目前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一、硬膜、蛛网膜、软膜解剖结构 (一)硬膜 硬膜为一层坚韧纤维膜,由 2 层合在一起构成,在颅内硬膜与颅骨内面紧密相贴。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二)蛛网膜 蛛网膜为一层很薄的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蛛网膜与深面的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蛛网状,为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三)软膜 软膜是紧贴在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 二、脑脊液的循环机制 脑脊液是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它是一种含有微神经胶细胞的纯生理盐水,主要用作对大脑皮质的机械性缓冲。正常脑脊液的分泌量是每日 400-500ml 。 脑脊液的循环机制为: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脑脊液产生以后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然后再进入第四脑室,从第四脑室汇入蛛网膜下腔,最后汇入到上矢状窦内,进入血液循环。如果脑脊液回流受阻,则可引起脑室变形或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受压或引起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三、神经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及其护理 神经外科最常见的引流管是脑室外引流管,其次是蛛网膜下腔引流、硬膜外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以及瘤腔引流管等。 (一) 脑室引流的护理 脑室引流是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是指经过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的一种引流方式。 1. 目的 ( 1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应急状态; ( 2 )进行脑室系统检查以明确诊断和部位; ( 3 )排出血肿或脑脊液,缓解颅内高压,防止脑疝; ( 4 )暂时缓解脑积水; ( 5 )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膜刺激及蛛网膜粘连; ( 6 )经脑室注入抗生素,减轻颅内感染,但该方法现在已很少用。 2. 脑室引流部位:最常见引流部位为右侧脑室前角,因为该处脑室较大,易于插管,平卧时不会压迫引流管。引流装置以距外耳道水平连线上 10 ~ 20cm ,平均 15cm 为宜。 3. 适应证 ( 1 )脑室内出血如高血压、动脉瘤等,穿刺引流用以急救; ( 2 )高颅压状态如颅内肿瘤,开颅术后等; ( 3 )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脑积水; ( 4 )颅内感染需注入抗生素治疗。 4. 禁忌证 ( 1 )凝血功能障碍; ( 2 )穿刺部位感染; ( 3 )濒死危重患者; (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动脉瘤者。 5. 注意事项 ( 1 )正常 CSF 呈澄清无色透明、无沉淀液体术后 1 ~ 2d 脑脊液略带血性,逐渐变浅至透明清亮。如清亮 CSF 转为血性或原有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再出血; ( 2 )平卧时引流装置距外耳道水平连线上 10 ~ 20cm ,流量应控制在每日 150 ~ 300mL ,最多不超过 500mL ,如流速过快相应调高引流装置高度。 6. 护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要点包括病人的观察、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的速度及量、引流液的性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严格无菌操作以及拔管等几个方面。 ( 1 )病人的观察:在病人观察方面,应该重视意识、瞳孔的观察,在脑室引流过程中应对生命体征、患者的肢体活动以及患者的言语情况是否是迟钝或胡言乱语,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同时要注意对置管处伤口敷料进行观察,并嘱患者保持头高位 15 ° ~30 °的体位。 ( 2 )引流管位置的护理:引流管的位置应该是患者平卧时距外耳道水平连线上 10 ~ 20cm ,平均 15cm 为宜;侧卧时距穿刺点上方 10 ~ 20cm ,平均 15cm 。具体位置应根据病人引流量的多少给予调节引流高度,一般固定床头的位置,体位改变或检查归来时需重新调节引流的高度并确定引流通畅。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于引流管上。 ( 3 )脑室引流的速度及量:正常脑积液分泌量是 500ml/ 日,以 150 ~ 300ml/ 日为宜;若 12h 引流量超过 150ml ,或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适当抬高引流的位置;切忌引流过速过多,从高颅压状态骤然减压可造成脑室塌陷,颅内出血、脑疝等危险。 ( 4 )引流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 1 ~ 2 d 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黄色;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