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历史必修(Ⅱ)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doc

专题四 历史必修(Ⅱ)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历史必修(Ⅱ)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三、如何把握经济史与政治史、文化史之间的联系? 主持人:厦门松柏中学 夏佩君 主讲人:上杭一中 傅国兴 福州三中 方 颖 ?夏佩君 :大家知道,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体系,其必修课程分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学习模块。这种历史教学体系客观上造成了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的相对割裂。因此,我们把“如何把握经济史与政治史、文化史之间的联系”作为讨论的话题。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联系 PPT1 ) 如何把握经济史与政治史、文化史之间的联系? 1. 经济史的教学为什么要联系政治史和文化史? 2. 经济史与政治史、文化史之间有什么联系? 3. 教学过程中应怎么建立联系? 现在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经济史的教学为什么要联系政治史和文化史。 傅国兴 :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经济史模块在历史必修课程中的地位,也有助于有效地实施模块教学。 方 颖 :历史必修课程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领域,构成了高中学生必修的基本内容。三个学习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又密切关联,互为补充,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可以说,三个学习模块构成了历史必修课程不可分割的整体。 傅国兴 : 是的, 历史必修课程的 三个学习模块是相互独立的,但不是相互孤立的,否则,就人为地割裂了必修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割裂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 方 颖 :采取专题式结构,是为了改变以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循环、重复。其意图是在初中通史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某一领域的认识。专题式结构强调了专题内的时序性、整体性,但是,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专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整体性。课标组编写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对此几乎没有必要的阐述,也说明了这一点。 傅国兴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方 颖 :可以说,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决定着文化传统的特征和走向。 如,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决定了古代中国形成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得到强化。受小农经济的制约,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具有宗法制的特征,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观念色彩。 傅国兴 :这体现了经济的决定作用。但是, 反过来经济的发展或停滞,大多数时候受到政治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制约。 例如, 中国历代王朝都视农业为本业,把工商业贬为末业,“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基本国策。这造成了中国长期停滞在农耕经济的社会里,新经济因素不能得到顺利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而“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施又抑制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中国传统的“重道轻器”观念,也限制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反映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方 颖 : 老师们应学习、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从本质上把握社会经济与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 。 傅国兴 :其实, 从历史教学的特征来看, 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历史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 我们必须让学生理解一定的政治和文化现象的经济根源,理解影响经济面貌和发展状况的政治和文化因素,在广泛的联系中学习和认识历史。 夏佩君 :刚才,我们从课程结构、历史唯物论基本观点以及历史教学特点等方面,讨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么,从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来看,三者之间有哪些具体的联系? 傅国兴 :我们就从相关联的三个模块的专题内容说起。 (联系 PPT 演示 2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的专题内容”)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发展、邓小平理论、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世界近代科技、文艺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世界现代科技、文艺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

文档评论(0)

369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