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工程导流洞塌方处理施工技术总结.doc

锦屏工程导流洞塌方处理施工技术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xx工程导流洞塌方处理施工技术总结 1.导流洞塌方处理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xx一级水电站左岸导流洞,断面为城门洞型,衬砌后尺寸为15×19m(宽×高)。洞身长度1214.359m,进、出口底板高程分别为1638.50m和1634.00m。整个导流洞按双弯道布置,由进口引渠段、闸室段、渐变段、洞身段、堵头段、洞身段和出口引渠段组成。洞身开挖分三层进行钻爆开挖,每层开挖过程中根据围岩情况及时进行锚喷支护,其中喷混凝土为10~15cm厚的钢纤维混凝土,然后采用60~120cm厚钢筋混凝土全断面衬砌,其中边拱为C30混凝土,底板为C40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1.2地质条件 左岸导流洞围岩岩性为大理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层间结构复杂,且大多节理结构呈张性,埋深较大部位的地应力较高,易发生岩爆现象,主节理面的走向大致平行于洞轴线,倾向于山体内侧,倾角在50°-70°之间,另有几组节理走向大致与其相同,倾向恰恰相反,倾角在60°-80°之间,在隧洞洞顶形成“人”字形构造,易出现塌落和掉块现象。隧洞洞身有三条大的断层穿过,断层及其影响带为Ⅳ、Ⅴ类围岩长约300m长,其中K0+890至出口段主要是f2断层影响。 1.3塌方的发生及其发展 左岸导流洞K0+430—K0+550洞段, 2005年10月26日至2006年3月9日,先后发生10多次大塌方,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 = 1 \* GB2 ⑴ 初期阶段:最初始于2005年10月26日,先由K0+450—K0+455右边墙因欠挖处理引发。2005年11月2日,导流洞K0+500—K0+525左顶拱出现塌方。2005年11月4日K0+555—K0+565左顶拱向下游扩展塌方。该阶段塌方规模较小,塌方量在几十到几百方左右。 = 2 \* GB2 ⑵ 发展阶段:2005年11月7日,弯弧上游段K0+426—K0+462因保护层开挖沿煌斑岩脉和薄层绿片岩发生较大规模塌方。2005年11月13日,塌方进一步朝下游面扩展至K0+460—K0+480。2005年11月23日,弯弧下游段在K0+500—K0+540出现大规模塌方。2005年11月26日,K0+550~K0+565再次塌方。该阶段塌方规模较大,塌方量在几百到几千方左右。 = 3 \* GB2 ⑶ 高峰阶段:2005年12月15日,K0+430—K0+500发生特大规模塌方。塌方面积约1500m2,塌方量约40000m3左右, 将上下游塌方空腔连通。 = 4 \* GB2 ⑷ 持续阶段:在2005年12月15日至2006年3月9日期间,持续发生零星坍塌掉块,一天发生数次或者隔日、数日发生。 1.4 塌方成因的初步分析 = 1 \* GB2 ⑴ 围岩结构面发育、性状差,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小。该洞段属弯弧段,水平和垂直埋深均在300~350m。该洞段发育有三组裂隙,局部见地下水出露。 = 2 \* GB2 ⑵ 地应力高。据前期勘测资料,最大主应力达34.14~40.4MPa,方向N50°~60°W。主应力σ1与洞轴线夹角较大,基本与洞壁垂直,指向洞内。 = 3 \* GB2 ⑶ 发育有不利的结构面组合。该洞段发育N35~40E/SE顺坡向裂隙和层面N20°~30°E/NW,构成“人”字型不利组合。洞室开挖后,在地应力作用下,靠河侧洞壁及顶拱极易发生变形位移,以至于导流洞上半洞开挖时,整个弯弧段段拱顶均发生“人”字型掉块或坍塌。 = 4 \* GB2 ⑷ 随着下半洞、尤其是右边墙和底板保护层开挖,在弯段中心(内弧段)最大应力释放与岩层不利结构面的共同影响下,极易导致右侧边墙及顶拱软弱层被挤出滑塌。上半洞形成暂时稳定的塌落拱,在拱脚失稳滑塌后引发顶拱进一步扩展,形成新的“人”字型坍塌。 = 5 \* GB2 ⑸由于塌方规模大,难以及时处理,在围岩压力作用下,松动圈范围进一步扩大。塌方迅速径向扩展并沿塌方段中心向两端延伸,上游延伸至K0+430m,下游延伸至K0+550,总长120m。其中K0+440~K0+490塌方平均高度超过设计开挖洞顶20m,最大高度为42m。 2.塌方处理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塌方处理的重点: = 1 \* GB3 ①分层出渣; = 2 \* GB3 ②分层支护; = 3 \* GB3 ③混凝土衬砌等。特别是塌方体堆渣的开挖清理决定了塌方段处理的总工期,而渣体开挖又受制于支护的速度,混凝土衬砌施工周期较长,需及早进行,整个塌方处理应形成各工序衔接且交叉施工、空间上流水作业的格局。 塌方处理的难点: = 1 \* GB3 ① 出渣与支护的交叉干扰。塌方段渣堆最大高度约40m,按5m台阶分层开挖,共需开挖支护8个循环,因此开挖与支护势必交叉作业。开挖上一层后立即预衬边墙混凝土,然后进行锚筋束和锚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