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结题报告 撰稿人:明光市苏巷中学 邱良志 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由我校承担的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8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汇报如下,敬请专家组评议。 一、研究背景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很多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无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高,所以都不愿意学数学。我校数学教师也感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所以想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寻找一种良好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热爱数学、乐学数学,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现行推广的新教材中,体现出如下特点:(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现实世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大量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2)教材倡导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给教师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创造空间。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以最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教材,才能真正体现当前课改的实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落到实处。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良好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校年轻教师活泼、富有创新精神,中老年教师沉稳、富有经验优势,我们将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我们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对教材实行再次加工创造是很有启发的。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意义建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即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4)情境学习理论:获得知识建构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因此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时间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其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 = 1 \* GB3 ①学习者中心,即每个学习者都是理解知识和建构主义的主体。 = 2 \* GB3 ②情境中心,基于显示世界的真实情境,学习者的基本条件,任何脱离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 = 3 \* GB3 ③问题中心,即建构意义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一个个真实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以便更深地建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省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必须的课题。 2、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中国有许多教育孩子勤奋、吃苦的古训,我们的孩子从记事起,就在老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谆谆教导和父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恳切说教声中,从一个浑沌无知的儿童成长起来的。虽然教诲之声不绝于耳,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学习非常被动,我校受自然条件差、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