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坝工程安全评价报告(小型水库).doc

[四川]大坝工程安全评价报告(小型水库).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XX省XX县XX水库 安全评价报告书 XX省XX水利勘测设计院XX分院 XX年XX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 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概况 3 1.1 水库枢纽工程概况 3 1.2 水库枢纽工程安全鉴定的依据 5 2 XX水库建筑物质量评价 5 2.1 水库枢纽工程现场检查 5 2.2 大坝基础地质质量评价 6 2.3 建筑物质量综合评价 7 3 大坝运行情况评价 7 3.1 大坝运行情况及处理 7 3.2 大坝维护与安全监测 7 3.3 大坝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7 4 水库洪水复核 8 4.1 流域概况 8 4.2 设计洪水计算 8 4.3 坝顶高程复核 13 4.4 水库洪水复核结论 14 5 大坝结构安全分析评价 14 5.1坝坡稳定计算分析 14 5.2 其它建筑物结构安全分析 16 5.3 结构安全评价 16 6 大坝渗流分析评价 17 6.1 概 述 17 6.2 渗流安全分析评价 17 7 抗震安全复核 17 8 金属结构 18 9 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 18 9.1 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18 9.2 工程现状 18 9.3 大坝基础处理 19 9.4 洪水复核 19 9.5 结构安全分析评价 20 9.6 渗流分析评价 21 9.7 大坝抗震安全性评价 21 9.8 金属结构评价 21 9.9 其 它 21 9.10 综合评价 21 9.11 建 议 22 1 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概况 XX水库位于XX县XX乡,于XX年9月动工兴建,XX年3月建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灌溉等综合功能的小<二>型水利工程。工程投入运行以来,为当地工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水库是XX乡重要的水源工程,承担着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当地老百姓生活用水任务。XX水库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其位置较高,下游地形开阔平坦,农田集中成片,有小学一座,人口0.53万人,有耕地0.77万亩,大坝一旦失事,将会给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生大损失,必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还将造成当地社会的不稳定。 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XX年8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水库大坝每隔6~10年应该进行一次安全鉴定。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及时掌握工程性态,尽快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决定对XX水库进行全面评价。 1.1 水库枢纽工程概况 XX水库位于XX县XX乡境内,水库大坝距XX乡1.2公里,离XX县城区12.0公里。枢纽工程建在嘉陵江流域,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51平方公里,主河道长度0.4公里,河槽平均比降6.7‰,最大坝高18.0米,坝顶长112.5米。总库容28.3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4.6万立方米,死库容1.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600亩农田,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的小(二)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部分组成。 1.1.1 大坝 XX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83.25米,防浪墙顶高程283.95米,最大坝高18.0米,坝顶宽2.97米,大坝全长112.5米。XX年9月动工兴建,XX年3月完工。大坝上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1.74和1:2.24,坡面无防浪护坡,受风浪淘蚀严重。大坝下游坝坡平均坡比为1:2.19,坡面为天然草皮护坡。下游坝脚无堆石反滤排水体。 1.1.2 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进口属正槽开敞式宽顶堰出流,进口底部高程281.78米,宽度3.1米,长24.58米,陡槽不完善,无消力池和还河段,对下游冲刷严重。 1.1.3 放水设施 放水设施位于大坝右端,为竖井形式,进口底高程273.70米,最大放水流量0.15m3/s。现浆砌条石竖井变形拉裂,螺杆式盖板闸锈蚀后被取走,进水孔被砼封闭,无法放水。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区内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风化、卸荷。岩石风化以物理风化为主,其风化速度、深度受岩性、地形、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工程区粉砂质泥岩风化速度较快,山顶受侧向风化影响,风化深度较大,洼地部位风化深度较浅,根据钻孔及露头观察,强风化带厚度0.5~3m,弱风化带厚5~10m。 据地质测绘,区内覆盖层主要为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土层() 及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冲洪积层()为褐黑、褐色冲积淤积砂质粘土,稍湿,可塑状,厚度1~8m;残坡积层()为褐色、红褐色砂质粘土夹块、碎石,厚度0.5~1

文档评论(0)

139****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