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T第七章-脑血管疾病复习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MR-CT第七章-脑血管疾病 2).MR 梗死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有时见动脉流空消失 应用弥散成像和灌注成像,则可于梗死后更短时间内发现病灶 (2)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时尚需与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及脑脱髓鞘疾病等相鉴别 2.腔隙性脑梗死 为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和丘脑区 病理改变为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约一个月左右形成软化灶 腔隙灶直径5~15mm,大于10mm称巨腔隙,最大可达35mm 临床表现各异,可轻偏瘫,偏 身感觉异常或障碍等局限性症状 严重者可发展为腔隙状态,病灶呈阶梯状恶化,最终导致痴呆 (1)影像学表现: 1)CT: 基底节区或丘脑区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直径10~15mm 4周左右可形成软化灶,病灶附近脑室扩大、脑沟、脑池增宽 (2)MR: 能发现CT难以发现的小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无占位征象 2)诊断与鉴别诊断: 腔隙性梗死有时难与软化灶、血管周围间隙相鉴别,需结合临床 二、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血栓形成 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发病快,病情重,预后差 常见的病因为感染、脱水、产褥期、头外伤、脑瘤侵犯等 多自静脉窦开始,渐发展至所属皮质桥静脉和皮质静脉 造成脑静脉回流障碍,引流区脑水肿、脑梗死和脑出血 静脉窦闭塞常见于上矢状窦,次为横窦、乙状和海绵窦 上矢状窦血栓可发生在、前、后段或全段,其中为血凝块 窦壁刻坏死,因血液进入脑积液和脑,继发严重脑水肿 上矢状窦血栓易扩展到与它相连的单、双侧皮层浅静脉 上矢状窦闭塞,侧脑积液回流障碍,可形成交通性积水 颅内深静脉血栓,脑深部灰质水肿、梗死、出血坏死 可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严重者可发生抽搐 海绵窦闭塞则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等 腰穿脑积液压力多增高,部分脑积液白细胞和蛋白质增多 1.影像学表现 (1)CT: 相应引流静脉区双或单侧的脑梗死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 除梗死灶外,全脑密度低,脑沟、脑池变平、脑室变小 硬膜静脉窦、脑表面深部静脉显示条状高密度(条索征) 增强冠状扫描上矢状窦后部显示为低密度区(空三角征) 增强扫描可见相应的引流静脉区的脑皮质明显强化表现 慢性期仅见脑萎缩,脑萎缩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脑 (2)MR: 急性期静脉窦内流空消失,血栓呈等获短T1、短T2信号 亚急性期可显示血栓影尤其清楚,呈典型短T1、长T2信号 慢性期可见显示闭塞的静脉窦周出现血管流空影(侧支静脉) (3)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时需注意与静脉的血栓形成与松果体钙化的鉴别 三、颅内出血 1.高血压性出血 (1)病理特点: 1)一般病理变化: 高血压伴发的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小动脉破裂出血 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次于脑梗死,死亡率占脑血管病首位 高血压致脑小动脉微型动脉瘤或玻璃样变是破裂出血基础 出血常见于壳核外囊丘脑内囊、脑桥、大脑半球白质等 出血量多少不一,可为侵润性出血,也可形成局限性血肿 2)血肿在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 急性期血肿内含有新鲜血液或血块,周围脑组织有一定软化 吸收期血块液化,周围出现吞噬细胞,逐渐形成肉芽组织 囊变期坏死组织被清除,由胶质细胞及胶原纤维形成瘢痕 血肿大时则遗留囊腔,这与脑软化相同,但其内呈棕黄色 (2)临床特点: 常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和过度疲劳等而诱发,起病急骤 常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病情迅速恶化,出现意识障碍 如脑出血破入脑室,或并发脑干出血,可转入深昏迷状态 血量较大穿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腰穿可发现血性脑脊液 (3)影像学表现: 1)CT: 根据血肿部位分型: 内侧型(血肿居内囊内侧) 外侧型(血肿居内囊外侧) 混合型 皮质下型 小脑型 脑干型 血肿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急性期(1周): 呈均匀高密度,CT值为60~80HU血肿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周围有水肿 吸收期(2周~2个月): 高密度血肿向心性缩小,边缘模糊第四周血肿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 囊变期(2个月): 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和胶原纤维愈合大的血肿则残留囊腔,呈脑脊液密度基底节的囊腔多呈条带状或新月状 其他表现: 血液进入脑室,多量时将脑室填满铸型,少量时出现沉积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可由于血肿压迫室间孔、导水管或第四脑室等引起脑积水 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等占位征象,严重时可形成脑疝 2)MR: 急性期血肿主要为去氧血红蛋白,T1WI等,T2WI低信号 亚急性期(3~14天)血肿,T1呈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 慢性期(15天)血肿,则T1为低信号,T2高信号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常在活动时突然发病 C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