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CO2制冷_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冷与低温 技术原理 CO2 制冷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 2 对于高温和中温制冷剂,冷凝压力远离制冷剂的临界压力,故称 之为亚临界循环。 亚临界循环是目前制冷、空调领域广泛应用的循环形式。 CO 临界温度31℃,临界压力7.38MPa 2 CO2 (R744)应用于普通制冷范围内,利用冷却水或室外空气作 为冷却介质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位于制冷剂临界压力之上,而 蒸发压力位于临界压力之下 ,故将此类循环称为跨临界循环 (Transcritical Cycle)。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主要特点 (1) 2 超临界放热过程,压力和温度均为独立参数,特殊的劳伦兹循环。 lgp 3 2 气体冷却器 膨 压 3 2 胀 缩 阀 机 蒸发器 4 1 0 h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主要特点 (2) 2 工作压力高,压比小。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主要特点 (3) 2 存在最优高压压力。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主要特点 (4) 2 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COP影响显著。 Discharge pressure [MPa]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主要应用 (1) 2 汽车空调 • 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变化剧烈,风量小,换热温差大。 • CO 跨临界循环虽然工作压力高,但压比小,压缩机的 2 效率相对较高。 • 汽车空调要求空调机组质量轻,尺寸小。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主要应用 (2) 2 热泵热水器 • 出水温度高,可达90℃。 • 温度滑移与水温变化相匹配,能量损失小。 • 低温工况性能好,在蒸发温度较低时,仍能保持较高 的COP与出水温度,适用范围更广。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性能的改善措施 (1) 2 回热循环 气体冷却器 回热器 膨胀阀 压 缩 机 蒸发器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性能的改善措施 (2) 2 两级压缩 气体冷却器 回热器 压低 压 高 膨胀阀 缩压 缩 压 机级 机 级 蒸发器 CO 跨临界制冷循环性能的改善措施 (3) 2 回收膨胀功 • 膨胀机 • 喷射器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