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楚天都市报5月5日报道 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的观音塘,约8万立方米蓄水突然消失。下村坝村距恩施市区约19公里,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池塘呈圆形,口面直径约百米,深数十米。池塘已水干见底,塘底留下黑色淤泥。村民们说,平时池塘水面与地面平齐,常年不干,水色碧绿,蓄水量约8万立方米。4月26日早上7时许,平静的水面突然出现漩涡,并伴有轰鸣声,不到5小时,一池碧水全部消失,现出黑色淤泥。一陈姓村民只身下塘,捉得两条10多公斤重的大鱼,但塘中并未见大量鱼儿。据《白果乡志》记载,这种现象自全国解放以来出现过3次,时间分别是在1949年、1976年和1989年。 漏斗是岩溶水垂直循环作用的地面标志,因而漏斗多数分布在岩溶化的高原面上。例如宜昌山原期地面(新近纪晚期形成的夷平面)上,漏斗很发育,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形也很多,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0个之多。这是因为长江的一些支流已溯源侵蚀伸入该区,这里的地下水垂直循环作用强烈,发育密集的岩溶漏斗和洼地。如果地面上有成连续分布的成串漏斗,这往往是地下暗河存在的标志。 四、溶蚀洼地(uvalas) 溶蚀洼地是由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它的形状和溶蚀漏斗相似,但规模比溶蚀漏斗大得多。溶蚀洼地的底较平坦,直径超过100 m,最大可达1~2 km。 溶蚀洼地是漏斗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它的底部常发育落水洞和漏斗,还有一些小溪。从洼地四壁流出的泉水,经小溪最后流进落水洞中。溶蚀洼地常在褶皱轴部或断裂带中发育。沿大的断裂带中发育的溶蚀洼地,常呈串珠状排列。 溶蚀洼地底部如被红土或边缘的坠积岩块覆盖,底部的漏斗和落水洞就被阻塞,将形成岩溶湖(karst lakes)。 云南平罗 贵州安龙喀斯特湖 五、岩溶盆地(polja or poljes) 岩溶盆地是指岩溶地区的一些宽广平坦的盆地或谷地。南斯拉夫学者J.司威治最先叫这种地形为Polje,原意为可耕种的平地,在我国地学文献中称为坡立谷。 宽度自数百米至数公里,长度可达几十公里。 盆地的边坡陡峭,底部平坦; 常覆盖着溶蚀残留的黄棕色粘土或红色粘土,有些地方还有河流冲积物。岩溶盆地中的河流常从某一端流出到另一端经落水洞汇入地下河流走。 在许多岩溶盆地中还耸立着一些岩溶丘。 坡立谷类型 (1)边缘坡立谷(Border polje)-由岩溶区外的河流补给。与补给区地下水位和灰岩上冲积物有关,河流保持在一定高度,发生侧向侵蚀和冲积作用。 (2)构造坡立谷(structure polje)-受构造控制,经常与因下沉断块的不透水岩石有关。 (3)基准面坡立谷(baselevel polje)-区域地下水面与地面相交的地区。 图4-9 岩溶盆地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广西省上林县,根据祁延年) ⒈沿断裂带发育的岩溶盆地;⒉沿可溶性地层和非可溶性地层接触面发育的岩溶盆地;⒊沿向斜轴部发育的岩溶盆地;⒋沿主要构造裂隙发育的岩溶盆地;⒌由多种影响因素发育的岩溶盆地;⒍灰岩中主要几组裂隙方向;⒎断裂;⒏向斜轴;⒐砂页岩出露范围;⒑灰岩出露范围 阳朔 六、干谷(dry valleys)、盲谷(blind valleys)和伏流(underground stream) 干谷是岩溶区的干涸河谷。 上下游封闭的谷地,称为盲谷(也有:流入地下的河谷为盲谷,从地下流出的河谷为袋谷pocket valley)。 转入地下的河流暗流段,叫伏流。 图4-10 江西九江地区的干谷、盲谷和伏流(根据江西地质局) ⒈溶斗;⒉溶盆;⒊伏流;⒋盲谷;⒌干谷 贵州安顺天星桥打邦河伏流出口 广东英德盲谷 七、峰丛、峰林和孤峰 Cone karst and tower karst, Fenglin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200 m,直径小于高度,坡度较陡,大多在60°以上,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形似树林,故而得名。 峰丛是由上部为耸立的锥形山峰和下部为相连的基座组成,相对高度为300~600 m,山峰坡度为30°~60°。 从峰丛或峰林的单个山峰外形看,有呈锥状、塔状、圆柱状等不同形态,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山峰之间洼地或平原有河流落水洞和溶洞。 它们构成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两个地貌组合单元。 峰丛洼地(Cockpit karst)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 图4-11 漓江右岸分区的洼地面积(S)、底部高程(H)和峰洼高差(h)相关图(朱学稳等) A洼地面积(S)与洼地底部高程(H)关系曲线;B洼地面积(S)与峰洼高差(h)关系曲线 ▲洼地底部高程数值;●峰洼高差数值;△、○参考值 洼地面积(S)与洼地底部高程(H) 洼地面积(S)与峰洼高差(h) 峰林平原是在较平坦地面上散布的分离塔形山峰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