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设计与分析讲义chapter9.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9.1 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发展 自从四十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 计算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 对人类活动的各个方 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伴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 从科学计算到人类智 能的模拟, 对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一直是计算机发 展的源动力。计算机科学家一直在追求三T (Trillion ,万亿 ) 目标,即 :每秒一万亿次的运算速度, 一万亿字节的存储容量, 每秒一万亿字节的数据通信能力。 这三个目标的每一个都是现有超级计 算机性能的一千倍。 在计算机问世后的数十年间,计算机始终沿袭着 Von Neumann计算机结构的顺序操作方式。 提高计算机的速度一直被认为是加快时钟频率。 到70年代初,顺序运行速度的提高显著地减慢了, 其主要原因是元器件的速度已接近物理极限。 人们开始了新的探索。 以Cray 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 家企图在这个瓶颈周围探索一条迂回道路。 他们把器件更紧密地组合在一起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 电讯号的传递距离, 并采用了新的电路散热技术。 同时,他们也采用了并行化技术。 他们把 CPU 分成若干相互协作的子单元, 并把这些子单元装配成一条计算流水线。 这种方法导致了并行向量 处理计算机系统的出现。 CRAY RESEARCH 公司的 CRAY1 和 CRAY2 计算机系统、 日本NEC 公司 的SX-3 计算机、日本富士通公司的 VP-2600 等都是并行向量处理系统的典型实例。这些机器的运 算速度最多只达到 5.5Gflops ,距离每秒一万亿次还相距甚远。 日本的计算机制造者和 CRAY 寄 希望于延用老的设计, 使用砷化镓芯片取代硅芯片, 以取得更高的速度。 砷化镓芯片是以故障率 高而昭著于世的。 这种选择是一场代价昂贵的赌博。 即使这种砷化镓计算机能够成功, 也只能达 到20Gflops 的速度,距离一万亿次计算速度还相差 50倍。 追求三T目标的另一种探索是增加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的数量。 这种探索导致了大规模并行 计算机 (MPP) 的出现。 MPP计算机把大量的处理器集中在一起,以获得高速度。它把逻辑部件、 存储器和通信网集成一体。通常, MPP计算机中的单个处理器的速度要比 CRAY1 的处理器慢, 但是当我们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许多子问题时,这个处理器集群就能以极高的速度来解决这个问 题。第一台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 Illiac 是在 1975年投入运行的。 Illiac Ⅳ是一台由 64个处理器组成 的阵列式并行计算机。 1982年, CRAY X-MP 诞生。它把两台 CRAY1 处理器组合在一起。两个处 理器共享一个公共存储器。两个处理器可以执行不同的指令流。 CRAY X-MP 是第一台超过 CRAY1 计算机的计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 1987年, Daniel Hillis 的 Connection Machine(CM) 问世。 CM 计算机是一台彻底摆脱了 Von Neumann 结构的 MPP计算机。 CM 计算机问世后不仅站住了脚, 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迅猛发展, CM1 、CM2 和 CM5 先后投入市场。 CM 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 相信, 具有数万、数十万个处理器的 MPP计算机有可能达到三T目标。 1990年以来,越来越多 的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开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