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项部分 古诗文
1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
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缘 :因为。
眼:视线。
塔:铁塔。
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诗意】
飞来峰顶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
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
荆公。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
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
好的教育。 1042 年(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
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1067 年 (治平四年)神宗初即位,
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1069 年(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
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 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 隐居,病死于江宁 (今
江苏南京市)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
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
改革家”。
第 1 页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
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
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
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
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
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
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 《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
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
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 亦且言其声闻遐迩, 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
亦不可等闲视之,实为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
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
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
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
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
之障白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
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
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
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
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
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上册语文9月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习题-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人教(部编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人教(部编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落花生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部编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复习分类作文写景篇 全国通用(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1人教部编版.pdf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卷苏教版(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9《牧场之国》课时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2《手指》课时测评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广州天河区2019年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辽宁省皇姑区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S版(含答案).pdf
-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圆的面积_苏教版.pdf
-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pdf
- 五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二单元 同步阅读 部编版 含答案.pdf
- 五年级介绍一种动物作文3篇:可爱的小乌龟(小狗小猫).pdf
- 五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