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古代文学考试提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二) 一、字词解释(每题1分,共8分) 二、默写(每题7分,共14分)(唐的古体诗+魏晋南北朝的格律诗)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建安风骨 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其代表人物有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3、太康诗风 中国文学史上的太康时期指正始以后到西晋大乱之前的四十多年时间,太康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太康诗风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潘,陆诸人的努力表现拟古和追求形式技巧两方面。太康诗风的特征是繁缛,表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从文学发展规律看,由朴质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趋势。 代表人物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4、左思风力 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诗歌的评价。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情调高昂,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虽云咏史,实则借咏史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借咏史而咏怀,因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诗歌创作的这种精神,即是后世所称的“左思风力”。 5、东晋玄言诗   以诗说理,阐发老庄玄理及佛理的哲理诗。玄言诗兴盛于东晋,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盛行的结果,也与东晋政局及士人心态有关。东晋玄言诗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钟嵘的《诗品序》中评价东晋玄言诗特点“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东晋玄言诗本身艺术价值不高,但它对后世谢灵运的山水诗,白居易诸人的说理诗,宋明理学之诗,都产生了影响。 6、永明体  南朝齐梁陈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又称“永明体”。《南齐书》以沈约,谢眺,王融为“永明体”的创始人。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增加了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艺术效果,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从格律上奠定了基础。 7、骈文 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讲究对偶、声律、用典和华丽辞藻的文体。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文体,当时一切文章,包括书表铭颂论说等应用文不同程度地都骈偶化。其长处是节奏感很强,但它束缚思想,注重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因而成为文学发展的障碍。骈文在六朝时叫做“今体”或“丽辞”、“俪辞”,唐人称“骈四俪六”,宋人称“四六文”,后来才称其为“骈文”。其特点是讲究对偶,多四六字句式;讲究平仄;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辞藻。 8、宫体诗 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萧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 9、上官体 因初唐诗人上官仪而名,上官仪工于五言诗,讲究对仗精工,辞藻华丽、色调音韵之美,人们争相仿效,名噪一时,谓之“上官体”。“绮错婉媚”是其最主要特征。 10、初唐四杰 初唐高宗时期四位诗人的合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因年少才高、官小名大被合称为“四杰”,王勃成就最高,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他们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1、文章四友 初唐武周时期四位宫廷诗人的合称,具体是指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他们都以律诗见长。其中杜审言诗才最高,李峤存诗最多,苏味道与崔融乃文章大手,好诗不多。 12、沈宋 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

文档评论(0)

180****7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