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综合中国语文
【篇一:基础综合中国语文】
目录
2017 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832 语文基础综合考试 [专业硕士 ]之中
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
题汇编
(一) ................................................................................................
........................... 2 2017 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832 语文基础综合
考试[专业硕士 ]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
题汇编
(二) ................................................................................................
......................... 15 2017 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832 语文基础综合
考试[专业硕士 ]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
题汇编
(三) ................................................................................................
......................... 29 2017 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832 语文基础综合
考试[专业硕士 ]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
题汇编
(四) ................................................................................................
......................... 40 2017 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832 语文基础综合
考试[专业硕士 ]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
题汇编
(五) ................................................................................................
......................... 51
2017 年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832 语文基础综合考试 [专业硕士 ]之中
国文学史考研导师
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 vip 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历届导师圈点的重
点试题及常考试题。
——————————————————————————————
———————————— 一、名词解释
1. 汤沈之争
【答案】汤沈之争是指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与沈璟围绕 “曲律 ”所产
生的分歧与争议。汤显祖注重剧作的曲意,认为为了充分表达
“意”“趣”“神”“色”,为了内容的需要,可以突破格律束缚 ;沈璟则注
重严守音律,认为只要作曲合乎曲律,内容倒在其次。两人的分歧,
关键在于着眼点不同,汤显祖是从文学对社会的功用角度出发,提
出重立意、才情,而沈憬则致力于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探讨。因此
他们的分歧并非政治意义的对立,也没有好与坏、进步与落后、正
确与错误之分,相反,正是二者的补充、融合,推动了传奇艺术的
发展。
2. 都城赋
【答案】都城赋,是以都市为描写对象的赋,又称为都邑赋,或都
市赋。都城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
路。而后东汉初杜笃的《论都赋》,描绘了西京的险要地势,说明
应定都长安的原因。其后有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班固的
《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南都赋》,直至西晋左思的《三
都赋》等,从而汇成都城赋创作这一潮流。两千年间,这类赋从来
未间断过。清康熙年间陈元龙等人所编辑的《历代赋汇》,所收不
包括清朝在内的 “都邑赋 ”百有余篇。
3. 元白诗派
【答案】元白诗派是指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的以元稹、白居易
为代表、同韩孟诗派相对的、以浅切顺畅的语言直接反映现实的诗
歌流派,因其发起中唐新乐府运动,提出乐府诗创作新方向,也有
人称其 “新乐府诗派 ”。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
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其远源可以追
溯到 “风 ”诗和汉魏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
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杜甫诗中的
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在与他同时或稍后的元结、顾况、戴叔伦等
人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现和继承,而到了贞元、元和年间,即
白居易与元镇的手中,则有了强烈的回响。这派诗人注重写实、崇
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但其实质也是
创新。
4. 以诗为词
【答案】以诗为词是宋人对苏轼词艺术特色的概括。 “以诗为词 ”大
抵包括两方面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