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3.1.4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二.ppt

《环境监测》3.1.4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监测目的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 (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二)气象资料 (三)地形资料 (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 (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三、监测项目(P.154) 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那些危害程度较大,出现频率高,有检测方法而且有标准可比的项目。 类别 必测项目 按地方情况增加的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 空气污染物监测 TSP、SO2、NO2、硫酸盐化速率、灰尘自然沉降量 CO、总氧化剂、总烃、PM10、F2、HF、B(a)P、Pb、H2S、光化学氧化剂 CS2、Cl2、氯化氢、硫酸雾、HCN、NH3、Hg、Be、铬酸雾、非甲烷烃、芳香烃、苯乙烯、酚、甲醛、甲基对硫磷、异氰酸甲酯等 空气降水监测 pH、电导率 K+、Na+、Ca2+、Mg2+、NH4+、 SO42-、NO3-、 Cl- 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表3.2 空气污染常规监测项目 GB3095-2012 目前执行! 基本项目 其它项目 二氧化硫(SO2) 总悬浮颗粒物(TSP) 二氧化氮(NO2) 铅(Pb)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氮氧化物(NOx) (细)颗粒物(PM2.5) 苯并[a]芘(B[a]P) 臭氧(O3) 一氧化碳(CO)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1)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2)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4)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5) 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6)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一)布设监测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7)对于手工间断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5 ~15米范围内;对于自动监测,其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 ~15米范围内;对于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控点,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2 ~5米范围内。 8)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米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0米以上,无法按满足手工间断采样和自动监测采样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15~25米范围内选取。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设监测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9) 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 10)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若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装置进行并行监测,其他采样口与颗粒物采样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米。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设监测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11)对于空气质量评价点,应避免车辆尾气或其他污染源直接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点式仪器采样口与道路之间最小间隔距离应按表3-3的要求确定。 道路日平均机动车流量 (日平均车辆数) 采样口与交通道路边缘之间最小距离(m) PM10 SO2、NO2、CO和O3 ≤3 000 25 10 3 000 – 6 000 30 20 6 000 – 15 000 45 30 15 000 – 40 000 80 60 40 000 150 100 表3-3点式仪器采样口与交通道路之间最小间隔距离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设监测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12)污染监控点的具体设置原则根据监测目的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针对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控点,采样口距道路边缘距离不得超过20米。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设监测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及密度、气象、地形、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提出按城市人口多少设置城市大气地面自动监测站(点)的数目。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表3.4 WHO推荐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目 市区人口/万人 可吸入 颗粒物 SO2 NOx 氧化剂 CO 风向 风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