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出凝血监测 长征医院麻醉科 蒋京京 正常的止血机制 ? 一、血管收缩 ? 二、血小板聚集 局部小血管发生反射性收缩,血流变慢 ? 在血管受损处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 促使血栓素 A 2 (TXA 2 ) 生成 TXA 2 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及促血小板聚集 ? 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活性产物,如第 3 因子、 组织因子可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 ? 三、血液凝固 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链锁性酶反应,大体 上分为三个阶段: 1 、凝血活酶形成期 (3~8min) 2 、凝血酶形成期 (2~5s) 凝血酶原 凝血活酶 + 钙离子 凝血酶 3 、纤维蛋白形成期 (2~5min) 纤维蛋白原 可溶性纤 维蛋白 稳定性纤 维蛋白 凝血酶 XIII ? 四、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 (一)抗凝系统 (二)纤溶系统 1 、细胞抗凝 2 、体液抗凝 是主要途径,抗 凝血酶 III(AT - III) 最为重要, 肝素明显增强 AT - III 的作用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FDP 内源、外源 激活 第一节 出凝血监测 ? 一、临床监测 (一)出血原因的判断 1 、局部因素 术中止血不全 2 、出凝血机制异常 特点如下: ? 不能单纯用局部因素解释的出血 ? 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出血不止 ? 同时有多部位出血 ? 自幼有出血史或家族史 ? 有易引起异常出血的全身性疾病 ? (二)出、凝血异常的环节判断 1 、血管因素 2 、血小板因素 3 、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 4 、纤溶过度 皮肤瘀班,粘膜出血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 术野渗血不止,压迫止血 有效 出血不止,压迫无效 输入凝血因子有效 先天性:血友病 获得性: DIC ? ( 三)病情动态监测 1 、皮肤、粘膜、伤口等部位的出血 2 、消化道、泌尿道、鼻咽部有无出血 3 、注意生命体征的平稳 4 、有无并发症 ? 二、实验室监测 (一)检查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实验 1 、出血时间 (bleeding time,BT) 皮肤被刺破后出血至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正常值: Duck 法 4min 2 、毛细血管脆性实验 (capillary fragility test,CFT) 又称束臂实验 (二)检查血小板的实验 ? 1 、血小板计数 ( blood platelet count,BPC ) ? 2 、血块收缩时间 ( clot retraction time,CRT ) ? 3 、血浆 β - 血小板球蛋白 ( β - TG) ? 4 、血浆血小板第 4 因子 (PF 4 ) 单位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 是临床最常用的指标。 正常值: 100~300 × 10 9 /L 3 和 4 是反映血小板被激活的指标, 提示血栓形成 (三)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 1 、全血凝固时间 (clotting time,CT) 2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 又称凝血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功能。 正常值: 5~10 min 。 CT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症; 血管性假血友病 正常值 90~130S 。用于体外循环时监测肝素的抗凝 效能,并用以计算鱼精蛋白的用量 ? 3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 ? 4 、凝血酶原时间 (PT) ?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的活性。 正常值: 32~42s 。延长 10s 以上有诊断意义。 常见于凝血因子 Ⅷ、Ⅸ、Ⅺ 缺乏,血友病甲、 乙、丙; DIC 等 ?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有缺陷。 正常值: 12 ± 1S 。延长 3S 以上有诊断意义。 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的凝血因子Ⅱ、Ⅴ、Ⅶ、 Ⅹ缺乏,后者常见于严重肝病、 DIC 、阻黄、口 服抗凝剂过量等。 ? 5 、简易凝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毕业论文.docx VIP
- 热处理炉温均匀性测试标准SAE AMS2750F Rev.F 2020 英文版+中文版.pdf VIP
- 输入11到20带圈字符.doc VIP
-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doc VIP
- 翻车机值班员岗位职责共3篇翻车机操作工岗位职责.docx VIP
- 【新教材】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Plan for Yourself教案(表格式).docx
- 植筋、界面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实用营养与保健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docx VIP
- 泌尿系结石PPT课件PPT课件.ppt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