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 考 邮 集 参 考 邮 集 几点注意事项 使用PPT比WORD效果好,慎用新版本 认真选题,避免定了题而缺素材 专题邮集注意多国别、多品种,选用珍罕品 利用有效信息,如“过桥”,区别纪念张和封图 严格掌握票、封、片大小比例,不过分缩放 说明文字适量,区别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 图案不联贯的连票要分割,做到一票一位 下载邮票保持美观,如黑边的切割 作品要类似真邮集的彩色复印件 有奖问答 黑便士邮票是哪一年发行的? 黑便士邮票全张共有几枚? 最早发行明信片的是哪个国家? 我国第一套名画邮票叫什么名称? 印在“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上的画名? 国际集邮联合会简称什么? 邮票齿孔的度数是怎么规定的? 第一届西博会纪念邮戳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叫极限明信片? 邮政日戳和风景日戳的直径各是多少? 为运河申遗出力 邮集贴片的设计 返回 点击此页 注意比例失调 排放格式和文字说明的规范化 返回 规则与创新 兼谈快乐集邮 凡是一个人以上参与的游戏都要制定一个规则。 有了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就会多起来。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缺陷,规则需要不断更新。 作弊是钻规则的漏洞,创新是对规则的改进。 破除旧规则,才能创造新规则。 邮票的发明,是破除旧规则与创造新规则。 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大幅度降低邮费,实行邮件不分远近,在英国本土只要重量在0.5盎司内一律收费1便士的均一邮资制,并且全部预先支付邮资 1840年4月15日,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邮票主图的原型来自威廉·怀恩创作的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邮票图幅为19mm×23mm,面值1便士,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全部用黑色油墨印刷,人们习惯称为黑便士邮票。黑便士邮票全张240枚(当时1英镑等于240便士)每枚邮票左下角分别印有从A至T的英文字母,右下角分别印有从A至L的字母,横行12枚,竖行20枚,组版方式简明易查。黑便士邮票规定1840年5月1日发售,5月6日使用,第一天就售出2500枚,但没到5月6日,就有人超前使用了。面值2便士的蓝便士邮票也于5月8日正式发行。因销戳在黑色邮票上不易看清,1841年2月10日,又发行了红便士邮票。 邮票的出现,规则、作弊、又一轮创新随之而来。 明信片的问世,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65年10月的一天,有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极为精美的画,准备寄给他的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但是他到邮局邮寄时,邮局出售的信封没有一个能将画片装下。画家正为难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地址、姓名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果然,这没有信封的“画片”如同信函一样寄到了朋友手里。这样,世界上第一张自制“明信片”就悄然诞生了。从这一点来说,明信片是艺术家和邮政职员的共同发明。同年11月30日,在德意志邮政联合会的一次代表大会上,有人提议,为了写信方便,可以使用一种不需要套封的信件——明信。但因代表们意见不一,此提议未被采纳。 外国老明信片上的中国人过年 1869年,奥地利一位博士发表文章建议,应该开发明信片,并将其列为印刷品邮件,以降低邮费价格。奥地利邮政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同年10月1日,明信片在维也纳邮局正式发行。因此奥地利成为世界上发行明信片最早的国家。 由于明信片使用简便,邮资便宜,深受人们欢迎,奥地利仅3个月就投寄了300多万张。德国邮政部门闻讯后大吃一惊后悔不已,并于1870年7月正式发行了明信片。紧接着,英、美、法、瑞士等国的明信片也相继问世。 摄影明信片:1910年杭州西湖 明信片的发明也是对邮政规则的创新 保守不利于创新 1848年,名叫享利·亚策尔(Henry Archer)的英国青年,在酒店看到一名记者在用别针往邮票间隙上剌小孔撕邮票,受了启发,便研制出一台邮票打孔机,1854年1月28日有齿孔邮票在英国首先使用。以后世界各国的邮票才有了齿孔,成了邮票的特征之一,也给用户带来方便。法国巴黎的医生勒革兰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集邮家,他发明了量齿尺,提出了测量齿孔的方法:在2cm长度内,有几个孔或几个齿,就称为几度,齿或孔不成对就算半度。现在这已成了国际标准。 齿孔、量齿尺、志号等都是对规则的创新 新中国邮票用独特的志号是邓连普创意的 锦上添花也是创新 铭记 面值 图案 齿孔 志号 票形 票幅 图幅 邮票:由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用于邮件纳费标志的邮资凭证。 认 识 邮 票 上世纪初,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博士多次来中国西部地区考察探险。他对我国新疆的罗布泊地区,作了多次深入调查和研究,有许多重大发现。1927年,他再次来华,和中国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西北科学考察团,对我国西北的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地理、古代文化、气象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他向当时的中国政府提出用邮政部门发行纪念邮票的方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