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中考对联对法指要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
s and method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
rance examination
编订:JinTai College
第 1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中考对联对法指要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永春六中 陈良标
对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特别是结合文言文内容来
进行对偶知识的考察,如 20xx 年泉州中考中的文言阅读中就有一
题对对子的题目,预测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大行其道。这是因为
:一方面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骈句,这本身就依赖
于文言作品而存在,借助文言语段来考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因为文言文的骈句、对仗的语言形式具有示范性,结合文
言文语境来训练,其要求实际也有了一定的降低。那么,如何对
好对联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方法:
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对
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 2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
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天。”
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
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
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
,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
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
声(阴平、阳平)相对。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
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
第 3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7、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
1、应当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性、短语结构。
2、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
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句子的练习吗?
同学们随口就有的,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少壮不努
力,老大徒伤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达则兼
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水是眼波横,山为眉峰聚。”等等。
3、多关注一些对句高手的佳联、妙对。像王勃、苏轼、解
缙、纪晓岚、郑板桥、郭沫若等的佳联、妙对。王勃的千古绝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苏轼的文、诗、词、赋等绝妙,对句
子也是一把好手,我们对其妙对、佳联之趣闻逸事,当然不止一
第 4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次一时有所知晓,只要读书,时时有之。如苏轼有一天到乡间
见老乡们正在挑塘泥,一老妇人说:“一担重泥挡子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