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理论框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学习交流 2006-9-1 名词解释: 1、什么是“两纲”?何时出台的? (1)《上海市中小学民族精神指导纲要》 (2)《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3)2005年6月 2、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 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 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2)主要内容: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 3、什么是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希 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有活动 《纲要》出台的背景、意义: 、是 上海市科教党委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 干意见》(简称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举措; 、是落实十六大报告精神的迫切要求 ◆3、是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方面 ◆4、是基于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现状的全面调研 对港台、发达地区的研究;对古今中外生命 哲学理论的分析。(报告介绍) [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 1、家长不适当的期望 过高,或漠不关 过分包揽,或放任自流,忽 孩子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需求 展的规律,缺乏科 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加剧了部分 2、家庭教育的问题 (1)重视物质满足,忽视精神需求 (2)重视学业提高,忽视人格完善 (3)重视全面呵护,忽视自主发展;(当他们面临重大人生选择时, 原本是当事人,却成了旁观者,这是多么可悲!) (4)重视家长威望,忽视亲情互动。 3、教师教育的随意性 (1)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不恰当的语言 (3)教师的不良行为 [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 ◆4、社会竞争导致的后果 能的外盖联 5、生死观比粉增机被未成大的坐 定,有的失去 模糊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学生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 ◆6、媒体的一不小心 主要是指新闻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作 传报道 女中学 不料抢救后,她们醒过 臣桑 么没有电 视台来 7、青少年的自身特点 (1)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初期 (2)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平衡 2“两纲”教育的重要性 ◆1、是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非常核心的内容 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两纲”教育的 重要性。 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 (德育“十一五”规划) 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论框架 (用 、四”概括) ◆1、一个宗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 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 ◆2、两个历史渊源和启迪:中国历史和西方历 史 ◆3、三大关系: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 命与自然; 4、四个主题: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情 感与态度、生命价值与意义。 些、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论框架 个宗旨 [具体 勗应狂雀适賀皮因素”,而不要过早开发“智力因素 大关系 1、生命与自我的关系 (1)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内心的信念;(轻生) 青少年的危机: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缺乏自信或过分自我 性别意识模糊 2、生命与社会的关系: ◆(1)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应对危机; (2)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协调 ◆(3)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协调。 3、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1)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2)单向度的技术理性破坏了地球的生态 (3)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 兰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论框架: ◆四大主题: [具体 ◆1、生命安全:身体安全、性安全、环境安全 ◆2、生命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性健康、 生活方式健康 ◆3、生命情感与态度:生命的唯一性、珍惜自 己生命、关爱他人、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4、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积极的人生态度,规 划美好人生,正确的生死观(生是起点,死 是终点。) 四、实施“两纲”教育的思维策略: ◆1、两个讲究:潜移默化、全方位的教育渗透; ◆2、两个突出:学科作用、学生的体验; ◆3、两进两出:进课堂、进教材。

文档评论(0)

134****9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