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归因理论和个人决策.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 2兴趣和爱好 3知识和经验 4.个性特征:性格、气质等 (二)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 知觉对象:如大小、强度、重复、新颖性和熟悉性 等 2.情景:时间、环境等 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 态度、动机、兴趣、 经验、期望 情景 时间、工作环 境、社会环境 知觉 知觉目标 新奇、运动、声音 大小、背景、临近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74年 首先提出。知觉的对象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其实质就是对人的 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人知觉:通过外部感官获得有关他人的外部信息, 进而推测其需要、动机、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2.人际知觉: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3.自我知觉:人们对自身状态的自我感知。 4.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案例 戴尔本和西蒙曾进行过一项知觉研究,他们请23位企 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阅读一份描述某一钢厂的组织与活 动的综合案例。23名经营人员中有6人掌管销售工作, 5人掌管生产工作,4人掌管财会工作,8人掌管总务工 作。让每名管理者写出在这一案例中自己认为最重要 的问题是什么。掌管销售的经营人员中83%的人认为销 售最重要,而其他人中只29%的人认为有同样看法。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个案例能够说明人们在判断自己的工作和他人的工 作时最常出现的一种知觉偏差。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分 析,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从心理学回避一些知觉陷阱。 (三)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知觉偏差)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 留下的最初印象 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整体特征的心理效应。 例如,“爱屋及鸟”“情人眼里出西施”。 3.近因效应: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 最为深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产生强烈的影响。 在感知陌生人时,首因效应更大一些,而对熟人的感 知,近因效应更大一些。 4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对象形成的一种 较为固定的看法,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 强烈的影响。 5投射作用: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案例 厂长在车间检查工作,正好发现职工小李迟到5分钟, 就严厉批评车间主任是“老好人”,不抓生产纪律, 不认真贯彻执行规章制度。 厂长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犯了什么知觉错误? 第二节归因理论 归因的概念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 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1958年提出并研究 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斯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 斯等人推动和发展 二、归因的类别 内因:个人倾向归因,即归因于主观条件,如个体的个 性、态度、动机、能力、努力程度等。 外因:情境归因,即归于环境因素,如社会舆论、奖惩 制度、运气、工作难度等 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1974年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 般人对行为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归因时常做四种归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因 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因。努力和机遇是不稳定的因 素,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因素。 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 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归因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