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推拿学
概论 1 分单选
1、推拿学的基本特征、理论内涵P1
1. 有记载的最早推拿专著 《黄帝岐伯按摩经》。
2. 《金匮要略》首载膏摩 :将药煎成膏剂,涂在患处按摩。
3. 葛洪《肘后救卒方》 治卒腹痛方,记载 最早捏脊法 。首次对汉代以前的膏摩方总结;
4. 隋唐:推拿鼎盛时期。
特点: 1. 推拿已成为骨伤病的普遍治疗方法。 2. 推拿疗法渗透到内外儿诸科。
3. 推拿广泛地被应用于防病养生。 4. 膏摩盛行。 5. 对外交流活跃。
5、宋:《太平圣惠方》首载摩腰方 ;张从正 首次提出推拿具有 发汗 作用。
5. 明代:小儿推拿鼎盛时期。
现存 最早小儿推拿专题文献《秘传看惊掐筋口授手法论》 。
现存 最早推拿学专著《小儿按摩经》 。
推拿 一词最早出现。
6. 清代:正骨推拿形成体系;张振鋆提出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7. 推拿流派: ?法、一指禅、北方内功、腹诊。
第一章 经络腧穴 选择 10 分
1. 操作顺序:头面、上肢、胸腹、下肢正面;腰背、下肢背面。
2. 特定穴位:头面——外感表证疾病。
1 、坎宫: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2 、天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脑
3 、耳后高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早期面瘫
4 、天柱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呕吐、发热;
5、肚角:各种腹痛;尤其寒痛、伤食痛
6、脊柱:大椎至长强;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
捏脊:小儿疳积、腹泻;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
7、七节骨:推上七节骨用于虚寒腹泻、久痢、脱肛、遗尿;
word 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推下七节骨—肠热便秘或湿热痢疾
8、龟尾:尾椎骨端;调理大肠,性平和,止泻通便;
9、脾经 拇指;只补不清;健脾胃,补气血;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
10、肝经 食指;只清不补;惊风、抽搐、烦躁;滋肾养肝法;
11、心经 中指;只清不补;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
12、肺经 无名指;清补并用;补—咳嗽气喘、虚寒怕冷;清—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
13、肾经 小指;只补不清;补肾益脑,温养下元;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
14、大肠 食指桡侧;补 虚寒腹泻、脱肛;清—湿热、食滞,赤白下痢,便秘;
15、四横纹 食、中、无名第一指间关节; 疳积 、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
16、掌小横纹:肺炎、百日咳要穴; 肺部湿性啰音;
17、板门 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板门→横纹,止泻,反之止呕。
18、运水入土: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多用于因脾胃虚弱而见完谷不化、腹泻痢疾、疳积、便秘等症。
运土入水: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
常用于新病、实证,如因湿热内蕴而见少腹胀满、小便赤涩、泄泻痢疾等症。
19、二扇门:发汗要穴。
20、三关:桡侧,腕→肘;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本穴性温热。主治一切虚寒病证,对非虚寒病证者宜慎用
21、六腑:尺侧,肘→腕;清热,凉血,解毒
本穴性寒凉,主治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肿毒(腮腺炎)等实
热证。与补脾经合用,本穴有止汗效果。若小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本法慎用。
22、天河水:前臂正中,腕→肘;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本穴性清凉,清热而不伤阴分,较平和,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病证。
23、老龙、威灵、精宁:急救
第二章 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选择 2-3 分
适应证:骨伤、内、妇、儿、五官、美容、减肥、医疗保健
禁忌症: ①传染病;结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