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开题报告汇编说课讲解.pdf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开题报告汇编说课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校坐落在禄丰县妥安乡边远贫困山区, 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由 于成长环境、生活习俗等诸多差异, 造成了学生行为习惯的不同表现。 多数家长本身素质不高, 一般学历也只是小学或中学, 对他们的家庭 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 有些家长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育。 这些都 导致学生的习惯出现偏差,诸如迟到、旷课、偷懒、作业缺交、不讲 卫生、说脏话、 乱扔垃圾等行为屡见不鲜。虽然我校的老师努力地加 强德育工作,但由于得不到家长有效积极地配合,时间一久,老师的 心理产生疲惫感和倦怠感,逐渐走入“以不变教育应对万变学生”的 惯性教育轨道,教育创新意识和热情正在逐步退去。 由此可见, 以坦然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教育对象, 激发我校 教师德育工作的革新意识, 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提高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 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针对 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从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 进行改革和创新, 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有目的、有计划、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将成为特定形势下我 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从这一角度出发, 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综观上述, 本课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 既符合了国家对 整个德育教育发展的要求趋向, 更立足了学校现有的德育问题, 具有 word 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理论依据 各国教育学家、学者对“习惯养成教育”重要性的阐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 是养成习惯。” 美国哲学家培根谈道: “习惯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 人的一生, 因此,人从幼年期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 英国作家萨克雷觉得: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 三、课题界定 1、“良好行为习惯”的界定: “习惯”:人的行为有四个层次,按 从低到高分别为被动性行为、自发性行为、自觉性行为和自动行为。 所谓的习惯就是指第四层次的自动行为。自动行为不需要外部监督, 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稳定的、持久的行为。 “良 好行为习惯” 是指以人的发展为本, 充分体现时代发展与个性特点要 求,在生活和教育中形成符合各类生活守则、 遵循代表社会和时代先 进方向、社会公德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2 、“养成教育”的界定: “养成”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 成长。“养成教育”是指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受教育者良好习惯的 教育。 四、课题研究意义 word 可编辑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新途 径、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2 、使我校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逐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