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座演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道家哲学讲座 ︵。︵ * 本人现有的相关论文与专著 《游无定点的逍遥:庄子游观思想研究》,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22辑(三联书店,2007年版)。 《老子与黑格尔的比较》,《长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论本体范畴的“不定”原则》,《山西师大学报》2011年第2期。 《黑格尔论道家哲学述评》,《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陶渊明〈形影神〉的生存论意蕴》,《九江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审美体验的重建:文论体系的观念奠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黑格尔〈小逻辑〉示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 * 几个基本问题 与老子《道德经》的因缘 老子其人与自我定位 《道德经》哲学意义(本体概念的营构) 《道德经》价值意义(批判颠覆的立场) 《道德经》言说方式(反常规的思维)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一章详解(“道”与非“道”的关系,思想局限性) ︵。︵ * 老子其人 众说纷纭与扑朔迷离 最值得重视的还是夫子自道 《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 老子人格的自我定位 与屈原形成强烈对比: 屈原的“露才扬己”:“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老子的“自我贬抑”:众人皆精明,我独愚蠢;众人皆有为,我独无用。 力争上流与甘居下流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在竞争社会、功利化驰逐中,如何自我定位? 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活? ︵。︵ * 小聪明与难得糊涂 苏轼:“世人皆盼己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事无非度一生。” 《红楼梦》:“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个人的一时聪明与宇宙造化的智慧是无法相比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黑格尔:“上帝放任人们纵其特殊情欲,谋其个别利益,但所达到的结果,不是完成他们的意图,而是完成他的目的,而他﹝上帝﹞的目的与他所利用的人们原来想努力追寻的目的,是大不相同的。” (《小逻辑》) ︵。︵ * “算计心”与“平常心” “算计心”的实质是什么?(对比、竞争、功利) 如何正确看待“算计心”? “谋生”与“谋道”的两种价值追求 “平常心”实质是“超越心” 康德:“人是目的。”(《实践理性批判》) 及物而超物,在世而越世 ︵。︵ * 老子学说的自我定位 《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 * 《道德经》哲学意义 本体概念的营构 什么是本体?本体追求的思维机制 本体概念意味着一种终极尺度的确立 “道”的理论至高点地位 “道”的价值至高点地位 万变与不变的对立关系 存在与非存在的价值意味 真理观与人生观 ︵。︵ * 《道德经》价值意义 文明批判的立场 智力进步总是可取的吗? 争上游总是成功的吗? 实践与生存的关系问题 有为者小慧,无为者大智 “无为”的反实践立场 “不争”的反竞争立场 人类的一切问题都源于有为的实践后果 竞争的积极意义与恶果 无为而治与自由资本主义(计划的手与市场的手) ︵。︵ * 《道德经》言说方式 否定式的思维,反常规的表述,反其道而行之与反其道而言之 《七十八章》:“正言若反” 《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六十四章》:“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相反与回返 对立面的相互依赖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有无之辨 ︵。︵ * 对立面的相互依赖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分辨心”与对立面的产生 黑格尔:辩证法是思维的本性,是自我分别,自我建立对立面,克服对立面,最终达到统一和解的过程。 老子看到了“分别心”的消极性,黑格尔则看到了其积极意义。 ︵。︵ *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老子的片面性在于只强调单向的转化: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