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名 推荐???????????????????
学习内容:第 1 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 ( 收获 )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
开通运河 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 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 )3、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社会繁荣景象被史学界称为
A.开皇之治 B. 文景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 )4、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连接今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A.永济渠 B. 邗沟 C. 通济渠 D. 江南河
( )5、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 利于中外经济的交流 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实现大一统
( )6、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大运河的主要动能为
A.灌溉 B. 泄洪 C. 运输 D. 饮水
( )7、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是
A.乘汽车 B. 坐轿子 C. 乘船 D. 坐火车
( )8、据华夏经纬网报道:2006年 5 月 25 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讨论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A. 涿郡
B. 洛阳
C. 余杭
D. 临安
四、拓展延伸: (运用知识处理现实问题) ( 7 分钟)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
胡曾
材料二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
李敬方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皮日休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此河”指什么?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除此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3、材料一、二、三中三位诗人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4、你支持哪一观点,试叙述理由。
5、如果没有隋炀帝,会有别人决定开凿大运河吗?
1
???????????????????????名校名 推荐???????????????????
学习目标:认识①隋朝的统一、②经济的繁荣、③运河的开通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重点:认识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感受和理解隋初经济的繁荣
一、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 2— 5 页内容,并用 、 、△等符号勾划你的收获,
然后完成下列知识结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
建立:时间: 都城: 开国皇帝:
原因: 1、国家统一:
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
:2
、隋文
繁
繁
帝励精图治:
荣
荣 表现: 1、人民负担
2 、社会
3
、人口大幅度
一
目的:加强
,巩固
时
大
的
运 规模
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全长
公里
隋
河
分为
、
、
、
四段
朝
的
连接
五大河流
开
通 意义:大大促进了
,对我国以后
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
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三、展示反馈: (人人讲解、我最棒)
( )1、隋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朱元璋
(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
②
③
隋朝灭亡
581
年 589
年
605
年
618
年
教学反思
(疑惑)
+
+
+
+
第
1
页
第 2
页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中图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复习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复习中华书局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快乐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第4课夏商周的兴替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冀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第8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冀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导名师精编学.docx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名师精编学案1(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名师精编学案2(无答案)华东师大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21课石窟艺术宝库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川教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岳麓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x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名师精编学案北师大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