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 自动化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专业代码:080401) 一、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设立于2008年,是我院设立的四个专业之一。专业依托学校自动化学科的专 业优势和办学特色,面向行业,密切结合社会需求,跟踪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将自动检测技术和信 息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与集成化技术相融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凝练了较为鲜明的 办学特色。 本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唯一一个本科专业,基本学制4 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2008年招收本科生以来,经历了按专业招生,大类招生以及学分制试点下的大类招生, 成为了“控 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的主要支撑专业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硕士点核心支撑专业。 本专业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实验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师资队伍。 同时,本专业拥有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配套齐全的实验教学条件。 教学与科研支撑平台:  电工电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 “控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 山东省先进建筑材料绿色制造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山东省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感;能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测控信息理论、现代测控技术开发、测控系统设计及实现等方面基 础理论知识,并能考虑社会、环境等因素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建立以信 息流为主线,传感、测量和测控系统相互支撑,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知识体系;具备 一定的项目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从事测量与控制相关技 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五年后可成为各自 就业领域内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工程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光学、机械、电子电路、计算机、控制等专业基础以 及传感、测试、仪器等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仪器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 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测量仪器、测控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 足特定需求的测控系统、单元 (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仪器、测控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 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仪器、测控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 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仪器、测控系统等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 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仪器、测控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 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仪器、测控系统等工程实践中理解并 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仪器、测控系统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 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

文档评论(0)

zhongshanme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