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土地的誓言》课堂教学与评点-新人教版.pdf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土地的誓言》课堂教学与评点-新人教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的誓言》 上课(师生问好) 师:激情演讲文章的写作背景,导入新课。作者简介。 (充满激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听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最富有情感的语句。 [ 简评 ] 导入新课不仅是技术, 更是艺术。 在内容上有讲究, 讲究的是要与课堂所授内容 的紧密结合, 讲究的是新课伊始的情境渲染与铺垫, 讲究的是先声夺人的课堂教学美好效果, 讲究的是切合所教内容的基本情调。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导入语,充满激情,简洁而准确,巧 妙地交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 简介了作者, 又暗含了本文教学的价值和本堂课教学的立足点 (“铮铮誓言”的文本特点) 。教师的配乐示范朗读,也起到了很好的情境渲染作用,能收获 引领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良好效应。 强调:刚才教师范读课文时同学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生思考) 生交流。 师评价:大家聚焦第一自然段,能说明起止句吗?这里都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 1:读原文语句,这些语句的核心词是名词。 师:修饰语呢,是什么词? 生 2 :是动词。 师:都是动词吗? 生(七嘴八舌)还有的是形容词。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修饰语去掉,表达效果会怎样呢? 生:表达不出这样的深情…… [ 简评 ] 这里抓住课文第一部分中语句的中心词和修饰语来品味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体会作者浸润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 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 只是思路还没有充分展开。 如果 细细推究起来, 是教师在课型设计上少了更多的思考, 对于学情的了解也有估计不足的方面。 与此同时,我们冷静思考一下:这里的“哪些景物”和“起止句”并不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难 点所在,倘若仅限于此,课文教学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师:大家看课文, 在作者的笔下, 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生 1:丰饶的土地。 生 2 :作者多角度描写了东北特有的景物,他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展开描写。 (结合课文语句做具体的分析) 师:可以概括为,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生 3 :这是一片多姿多彩的土地。 生 4 :这是一片充满幸福味的土地。 师:面对这样的“土地”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生(齐):自豪的语气。 学生齐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师(追问) :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生 1:“泛滥”。解说词语的含义。 师:“泛滥”的原义和引申义。 生 2 :三个“回去” :“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 没想过离开她” 、“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这三句话在感情上是递进的。 师:你能朗读一下,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这种递进的情感吗? (生2 朗读这几句话) 师:给点掌声。 (全体学生鼓掌) [ 简评 ] 这个教学环节的核心是 “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这个主问题。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 很有教学层次的, 它紧扣教学目标, 也十分切合本文教学的重点; 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也很精 彩。 (虽然发言的人数不多)例如,紧扣“泛滥”一词,老师引导、师生对话以领会它的深 层含义;再例如,生 2 的发言,抓住关键句很准确,也分析的很到位,这就体现了这个主问 题设计的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针对“作者在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只局限于这几句话还是 不够的,文中这一部分的语句是一个整体,是前有蓄势、后有勃发的内在逻辑的,是有感情 上的步步递进的——师生涉及到了后面一层; 而且, 生 2 的朗读也的确能体现这种情感的体 会,如果全班一起朗读, 如何?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更进一步地深入体会: “为什么是递进?” “应该怎样朗读?” “为什么要这样朗读?”等等,这样的追问,就能

文档评论(0)

zjr1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