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3篇.docxVIP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3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3篇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1   今年93岁的黄旭华是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黄旭华曾有长达30年的时光一直在隐姓埋名,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他兄弟姐妹们责备他不孝,最终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上间接了解到这个”不孝子”实际上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幕后英雄。在黄旭华与同事的努力下,1970年12月,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下水,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感动中国》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今年82岁的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的老支书。他用了36年的时间只为干成一件事:修水渠。黄大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草王坝村,这里常年吃水困难。23岁时,黄大发被推选为村大队长。从他当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但是,缺钱、缺人、缺技术,加上自然条件艰苦,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水渠的过程一次次遭遇曲折。直到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天渠”才终于通水。人们说黄大发的故事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老人,一位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一位是基层的老党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奉献,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两位老人几十年如日,把祖国和人民作为最温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却用默默的奉献,深刻诠释了有能力、敢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的应有本色,他们是新时期的丰碑。他们敢想敢干,始终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他们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   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们矢志不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学习他们不忘初心、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党员本色。   我们要以模范为镜,不断检视自己,增强党性修养;要时刻跟党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争朝夕、苦干实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社会,对得起自己,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2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澎湃的,我的眼眶是湿润的,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当我观看了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研究员林俊德的感人事迹后,我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了。“我躺下就是病人,我坐着就能工作!”林俊德同志对医生和护士们反复念叨着,“我不能躺下,躺下就再也醒不来了……”   75岁的林俊德同志身患胆管癌,当时已到晚期。就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毅然拒绝手术治疗,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昏迷不醒的他在苏醒过来后,九次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目的只有一个,与死神赛跑,“抢救”那些至关重要的资料和数据。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医生和护士们流着泪,把他转到普通病房,并时刻陪同。   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各种管子,他不愿躺着当病人,他要坐起来工作。为了减少干扰,他竟然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的林俊德忘我的工作,已经将个人生命安全完全置之度外。人们哪里会知道,此时的监护仪上,林俊德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死亡的边缘……   连续工作了五小时后,已经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老人终于累了,他躺下了。他和他的老伴说,我累了。老伴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声的在他耳边喃喃:“老林,老林,现在不能睡,你看大家都来看你了,等天黑再睡!”慢慢地,林俊德闭上了双眼,睡着了,而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站在生命终点,林俊德同志做到的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本职,虽然他走了,但他却用生命之花镌刻着敬业奉献的精神。看到此处时,我已泣不成声,泪水肆无忌惮的横流。他尊重自己的职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是的,在这个物种横流、人心不古的现代社会,我们是需要道德的这股“正能量”带动感染所有人。   “爱岗敬业”这平时只出现在报告会或者文件上的四个字,今天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这些鲜活的事迹,既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温情,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还记得为保护学生安全,与

文档评论(0)

130****6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