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显微技术 中国科技大学 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轩植华 一 前言 发展简史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限制 寻找波长更短的波 放大镜的放大倍率 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的限制 其中λ为波长,D为光瞳直径。如果简单地提高放大倍率,而不分辨细节,这样的放大镜或显微镜是没有意义的。D不能做得很大,要提高分辨率,就要设法寻找波长更短的波。 1924年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认为电子也是波动。 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在镍单晶(111)面上观察到50eV电子的低能电子衍射; 同年G.P.汤姆孙独立地观察到铂薄膜的透射多晶电子衍射 寻找波长更短的波 对于非相对论电子, 对于相对论电子, 当加速电压U=100kV,。如果单独看衍射效应,电子波的分辨本领可以提高十万倍。这是电子显微镜的重要理论基础。 电子光学基础 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电子在磁场中受力 短磁透镜对电子束有聚焦功能 短磁透镜对电子束有聚焦功能 匀强磁场使电子作螺旋型运动 磁场只存在于小范围内,电子在此范围内受力而偏转聚焦。实际上的磁透镜是铁壳内的通电线圈,铁壳内侧开一细槽。绝大多数磁场封闭在铁壳内,只在细槽附近有磁场“漏出” 。越靠近轴线磁场越弱,形成短磁透镜。 实际上,圆环形电磁线圈外包铁壳,铁壳内侧留有缝隙,使磁场“泄漏”,再应用极靴,使强磁场集中在轴向毫米范围内,形成短磁透镜。电子束经过短磁透镜会聚、成像,这是电子显微镜的成像机理。 短磁透镜的电子光学公式 对于轴对称磁场,应用劳伦兹力公式。在近轴条件下,忽略磁场的高次项,麦克斯维方程组的幂级数解为 表示电子轨迹的切向变化是向心的,即电子在磁场中会聚,短磁透镜是正透镜。 正透镜具有球差,所以,尽管电子波的波长只是可见光的百万分之一,从而在理论上分辨率应提高105,但由于球差影响,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只提高几千倍。 短磁透镜的焦距 为励磁线圈的安匝数。如果仪器的加速电压或励磁电流波动,透镜的焦距就会改变,响应成像质量。这种现象叫做色差。 * 前言 透射电镜 (TEM) 扫描电镜 (SEM) 德布罗意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戴维孙和革末1937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仪器方面 1932年德国科学家Knoll和Ruska制成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其分辨率达到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200纳米。 1947年,法国科学家Le Poole发展的选区衍射技术把电子显微像与电子衍射结合起来。 20世纪50年代起,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得到快速发展。 1956年,英国科学家Hirsch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位错,发展了动力学理论。 1978年,日本科学家桥本在碳膜上观察到单个重金属原子。 1979年,英国科学家A.Klug发展了电子显微图象计算机处理技术,把生物样品的观察提高到分子水平,推动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并获得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研制出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横向分辨率达到0.1纳米,纵向分辨率达到0.01纳米。 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电镜的始祖Ruska 和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美国科学家H.Rohrer和G.Binnig。 *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