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第八册.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958工程项目子项目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审核通过 小 学 国 学 经 典 教 材 国 学(GUO) (XUE) 第 八 册 制作人:徐梅芳 目 录第一单元 性善第 8课 何必曰利 第1课 人性善 第 9课 仁者无敌 第2课 心之四端 第10课 不为与不能 第3课 牛山之木 第11课 与众乐乐第二单元 修身第12课 得道多助 第4课 反身而诚第四单元 教育 第5课 浩然之气 第13课 明人伦 第6课 舍生取义 第14课 君子有三乐 第7课 大丈夫 第15课 教之道 第三单元 仁政第16课 生于忧患 第一单元 性 善 当我们看到蹒(pán)跚(shān)学步的孩童即将落入井中,心中都会为之一颤。如果善是一条河流,那么这饱含同情和怜悯的一颤,就是河流的源头。只要珍视它,呵护它,善良之水自然涓涓而来,仁爱之花就会处处盛开,礼仪之木必将参天如盖;如果忽视它,冷落它,善良的河床就会干涸,生命的花木也将枯萎。经典诵读 第1课 人性善 告子曰:“性犹湍(tuǎn)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ǎng);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瀑布联句 (唐)李忱 hè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诗歌赏读日积月累 君子远庖(páo)厨 有一天,齐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他看到牛瑟瑟发抖,于心不忍,便问道:“你要把牛牵到哪儿去啊?”牵牛人说:“屠宰场。要杀了它来祭祀大钟。”齐宣王说:“牛并没有罪,却要被送进屠宰场。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颤抖的样子。”于是,牵牛人就把这头牛放了。 孟子听说了这件事,对齐宣王说:“您真有仁爱之心啊。君子看到禽兽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死前的哀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后来,“君子远庖厨”就用来指贤德的人因为人性中的善良而不忍杀生。 经典诵读 第 2 课 心之四端 今人乍见孺(r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tì)恻(cè)隐(yǐn)之心,非所以內(nà)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一要(yāo)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 wù)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日积月累 六尺巷 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个叫张英的人,在朝廷做官。有一天,他收到家人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家人为了宅基地的事和邻居发生了纠纷,想让他出面向邻居施压。张英虽然身为高管,但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明白了张英的意思,就主动将地基退后了三尺。邻居见张家退让,大为感动,也向后退了三尺。于是,两家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被当地人称为“六尺巷”。 六尺巷”现在是桐城市 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呢。 诗歌赏读 过津口(节选) (唐)杜甫 jǐ cén 和风引桂楫,春日涨零岑。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第3课 牛山之木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méng)蘖(niè)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zhuó)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gù)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告子上》)诗歌赏读 夜气 (宋)刘黻(fú)夜气不盈握,浩然天地清。风行石不动,云走月常明。陋巷颜回乐,深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