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第一章 方案设计依据
1.1 设计依据
⑴《 名都北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及补期),浙江宏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6年4月、2006年11月;
⑵《 名都北区菜场基坑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施工勘察),浙江宏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7年9月;
⑶《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 6 7);
⑻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J10032-2000);
⑼《 名都(北区)二期建筑施工图》,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2 设计原则
⑴基坑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
⑵在基坑开挖和施工过程中,确保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
⑶方便施工,工程造价经济合理。
第二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详见浙江宏宇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 名都北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补勘)及基坑施工勘察资料,基坑开挖范围内布置了14只勘探孔,本场地与基坑支护设计有关的岩土工程单元层埋藏分布情况,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塘渣),杂色,松散,以块石、碎石、砂砾为主,含粘性土,9只勘探孔中均有分布。层厚2.60~14.20m、平均8.94m,层底高程1.00~-10.60、平均-5.42m。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10.60~23.50m、平均17.41m,层顶高程1.00~-10.60、平均-5.42m,层底高程-15.70~-22.50m、平均-20.40m;全场地分布。
③层:粉质粘土,灰黄色,硬可塑为主;层厚1.30~8.40m、平均5.26m,层顶高程-15.70~-22.50m、平均-20.40m,层底高程-20.08~-26.01m、平均-23.84m;全场地分布。
地下水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属于富存于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十分明显。
基坑周边地层埋藏条件及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上述勘察成果资料统计如表3.1。
勘察报告中的文字部分、各岩土工程单元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与基坑有关的四个工程地质剖面图另附。
第三章 项目概况
3.1 基坑工程概况
地下室位于拟建项目的南面菜场、6#住宅楼之下,地下室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南北长53.1m、东西宽55.2m,具体布置详总平面图。
基坑设计前,实测场地地面高程3.00~3.70m,基坑南侧纬六路中心高程3.00m,基坑东侧经二路中心高程3.70m;基坑围护设计时,取基坑地面高程3.60m。
建筑设计与基坑设计时,±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75m。
本方案叙述中“高程”=“黄海高程”、“标高”=“建筑设计相对标高”。
3.2 基坑开挖深度
根据结构设计的桩位布置图、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大样图,基础垫层厚度0.25m,基坑开挖深度为4.19m、局部(坑中坑)开挖深度为4.59m,基坑围护设计计算深度取4.20m。
3.3 场地现状及基坑工程特点
拟建基坑南侧与东侧是纬六路和经二路,为进出施工场地主要通道,其道路两侧埋设有市政管线。西侧为商业办公楼二(未建),北侧与在建的 名都北区一期工程(2#半地下室、12#住宅楼)相邻。
综合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其形状以及工程桩类型,本工程基坑具有以下特点:
⑴基坑东侧为经二路,距地下室外墙9m(最小处只有6米),南侧为纬六路,距地下室外墙17.9m;西侧与商业办公楼二(未建)相邻;北侧距在建的一期12#楼(已打桩)13.50m,距二期2#楼半地下室(未建)12.0m;经二路和纬六路道路两侧分布有地下管线,特别是南侧纬六路分布有雨、污水管、煤气管、给水管,它们对基坑侧壁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⑵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土层为新近回填的素填土(塘渣)(勘察报告中的①层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勘察报告中的②层土)。
①层素填土为新近回填塘渣,是基坑围护、止(降)水设计应重点考虑的土层,且该层透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大,地下水主要受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向地势地洼处排泄,地下水位埋深为1.40m~1.70m,基坑开挖时应预先做好防水或排水施工组织设计,并密切关注监测地下水流量、地下水位情况与气象变化相关资料。
②层为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厚度近17m,特别是基坑东侧部位,①层素填土相对较薄,该土层是东侧基坑围护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土层,如支护不挡、基坑失稳,将对基坑内外已打的工程桩及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⑶基坑形状较规则,坑中坑可以采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