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汇编.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对比阅读卷 《富贵不能淫》《从容就义》对比阅读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 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 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B )(2分)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 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 )(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12.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D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 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一、 [甲]人恒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5、解释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②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同“弼”,辅佐 边境? ????? ? 6、翻译① 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防患于未然???共同特点:卒章显志 二、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解释(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4)悉可俯拾? ? (1)明白、知晓; (2)同“弼”,辅佐; (3)匹敌、对抗 (4)完全 11、翻译(1)人恒过,然后能改。(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