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语
作者介绍、意识流文学流派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的女作家。
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 门之家。弗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
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她
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这方
面的小说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间》(1921)、《黛洛维夫人》(1925)、《到灯
塔去》(1927)、《海浪》(1931)等。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
学评论,收入《普通读者》(1925)和《普通读者二集》(1932)等书之中,
此外,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 权问题论著《自己的一间屋》(1929)。
教师介绍:1882 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
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
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
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
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 年父亲去世后,她迁
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
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
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
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
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 年,弗
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
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
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
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
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 30 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
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
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 年 3 月,
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
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
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关于意识流文学
多媒体显示并讲解: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
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而得名。它
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
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
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
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在表现
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象
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
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由于意识流小说家的主观性和片面
性,使得他们的小说走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终于衰落下来,被其他
艺术流派所代替。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说,“意识流仍有其可取
之处。意识流小说能打破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
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
性凝聚力。
二、归纳提要
1.学生在第一课时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本篇小说的内容提要。
示例 1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
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
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
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
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
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
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示例 2 :作品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个女士由墙上的一个斑点所
引发的种种联想:她想到生命的神秘,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
亚,想到法庭上的诉讼程序等,最后又回到那个斑点本身,那个斑点
不过是只爬在墙上的蜗牛。
示例3 :从叙事的角度看,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即第一自然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通过回忆交代了发现斑点的时间、
当时的情形、斑点所在的位置、斑点的运动及颜色等情况。第二部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