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课堂教案例.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树问题》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 P106 页。 教材地位: 《植树问题》它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 数“ 学广角 ”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 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但抽象逻辑思维能 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 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 归类整理的数学活动 经验。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以 植“ 树问题 ”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的过程,寻找解决问 题的策略, 抽取数学模型, 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显示生 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 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有些数学知识难以理解, 有些数学知识难以记忆。 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手, 这 双手既能操作学具,本身还能成为一种很好的学具。我借助 手“”这一极为方便的 操作学具“ ”,通过学生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并用,使较难的数学问题简 单化。本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后, 能明白解决类似植 树问题的题目时,较好的方法是先画图, 然后根据图来发现规律, 从而解决问题。 即利用 数形结合“ ”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并不在于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进 行单纯地记忆,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只会将公式与问题相对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 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 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 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 .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并总结出 棵树“ =间隔数 +1”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 植树问题“ ”,并运用植树问题的 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教具的准备: 多媒体设备、直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生活导入,认识间隔 1.认识间隔 (1)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做手工,它 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左手。 师:数一数,张开的五指中有几个空隙?( 4 个)数学中我们把这个 空隙“ ” 叫 间隔“ ”。(板书)你们发现 5 根手指中有几个间隔, 那么 4 根手指呢? 3 根呢? (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间隔 ”随处可见。出示图片(斑马线、雷台公 园、赵州桥、多米诺骨牌)在这些图上你能找到间隔吗? (3 )听一听:时钟在下午 5 时敲响 5 下,中间有几个间隔? (4 )师:生活中的 间隔“ ”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 .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 题—— 植树 问题( 1)

文档评论(0)

zhaojf9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